丁智勇
(安徽省蕪湖市無為中學,安徽 蕪湖)
現如今,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界的熱詞。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依據不同學科的不同特征,核心素養又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
就高中音樂學科而言,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即自主音樂需要、音樂實踐能力、音樂情感體驗以及音樂文化理解等。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基于核心素養的一些高中音樂教學策略。
自主音樂需要,顧名思義,就是學生自覺主動學習音樂的一種需要。自主音樂需要主要源于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正因為學生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他們才會積極主動、興致勃勃地去學習音樂。
鑒于此,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音樂課堂,著眼學生實際,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當學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他們自然就會產生一種自主音樂需要。
導入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同時,導入也是課堂教學的起始點。如果在導入環節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被有效激發,那么,學生自然就會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知識。因此,高中音樂教師要以導入為契機,富有成效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當然,依托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故事導入、情景導入、視頻導入、談話導入等。
除了導入激趣之外,高中音樂教師也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妙趣橫生的課堂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妙趣橫生的課堂教學活動本身就對學生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源于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強烈的吸引力,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自然也會被激發。
由此可見,教師以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為途徑,觸發了學生強烈的自主音樂需要。在強烈自主音樂需要的驅動下,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也會得到逐步發展。
音樂實踐是學習音樂的基本途徑之一。在不斷的音樂實踐中,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自然也會得到逐步發展。創編歌曲是教師引領學生進行音樂實踐的一種常見形式。通過創編歌曲,學生不僅能夠對原歌曲有更加深入透徹的理解,還會逐步發展自身的音樂實踐能力。
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以創編歌曲為平臺,循序漸進、富有成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實踐能力。
比如說,在每學完一首新歌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音樂曲調旋律,結合自身實際生活,對曲調旋律進行重新填詞。在重新填詞的過程中,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就會得到顯著提升。
除此之外,高中音樂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對音樂的曲調進行適度的創編。以創編音樂曲調旋律為契機,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也能夠得到逐步提升。
如此一來,學生在創編歌曲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發展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還能夠顯著提升自身的音樂實踐能力。
音樂是各種情感的載體。因此,對音樂深層次的理解離不開對音樂情感的體驗。欣賞課是高中音樂的一種基本課型。在高中音樂欣賞課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鞏固各種音樂知識,還要讓學生體驗各種音樂情感。唯有讓學生切實體會到音樂中的各種思想情感,學生才能更加準確地理解音樂的思想內涵。在學生情真意切地體驗各種音樂情感的過程中,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肯定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以欣賞《草原放牧》這首歌曲為例,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歌曲中草原小姐妹天真、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的情景。同時,學生也能夠真切感受到草原小姐妹熱愛美好生活、熱愛美麗草原的思想情感。
再以欣賞《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首歌曲為例,學生從歌曲高亢的節奏中,切身感受到了革命之火燎原華夏大地的壯闊情景,感受到了對革命領袖的無限感激之情。
在教師的步步引領下,學生以音樂欣賞課為契機,真切地體會到了音樂中飽含的各種思想情感,切實增加了音樂情感體驗。
此外,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以拓展延伸課堂教學內容為手段,加深學生對音樂文化的理解,并據此發展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讓濃厚興趣成為觸發學生自主音樂需要的扳機;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搭建創編音樂的平臺,讓創編平臺成為培養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的沃土;教師要盡心盡力地設計音樂欣賞課堂教學,讓欣賞課堂成為增加學生音樂情感體驗的砝碼。
總而言之,高中音樂教師要著眼發展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立足建構高效的音樂課堂,著力優化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而在循序漸進地提升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富有成效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