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茂秀
(山東省濟寧市興東小學)
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唱歌教學是發展學生審美素質、促進社會交往、提升藝術生活質量的重要載體,那么,如何為學生構建一節好的唱歌音樂課,就成為每一個老師值得深思的話題。我就歷來聽的典型課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我的理解和感受。
當新課程倡導上音樂唱歌綜合課時,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十分困惑。我片面地認為在教授音樂課中加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就可以了,沒有什么了不起,很簡單,很容易的。通過實踐證實了我的這種理解大錯特錯。在一次區教研室視導工作時,在執教《小背簍》這節課時,我自以為把美術學科綜合在了音樂課里。在歌曲的拓展環節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及時創作,畫起了畫,還把學生的作品張貼到黑板上。結果可想而知,這節課以失敗而告終。
后來我郁悶了很長時間,于是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出去學習聽課,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討教。真應了那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過一段時間的總結與反思,在音樂教學上豁然開朗,對上音樂唱歌綜合課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音樂唱歌綜合課應專注于某一音樂要素,目前總結為以下幾種課型。
蘇霍姆林斯基說“求知欲,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變的特性?!惫澴嗍且魳氛n喜聞樂見的常規訓練,游戲是學生獲取知識最喜歡的學習方式。音樂節奏游戲是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小學低段的音樂學習,學生能在濃濃的音樂游戲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掌握各種節奏組合樂句學會歌曲。在朱海霞老師執教《理發師》這一課時,朱老師找了7個學生,坐在凳子上情景模擬節奏,引導孩子們拍打節奏,先找幾個孩子拍,再全班同學一起拍。然后及時調整位子,拍出了不同的節奏。由節奏練習引入新歌的學習任務。聽理發師的“老爺爺”是怎么剪發的,及時讓學生進行剪發的“咔擦”聲的節奏練習,再隨音樂進行節奏訓練。在學會新歌后進行歌曲處理環節時,朱老師引導學生聽理發師“叔叔”是怎樣剪發的,由于老爺爺和理發師叔叔剪發的速度節奏不一樣,通過拍節奏唱歌詞的不同,學生很快掌握了歌詞,拍會了節奏,為后面進行節奏及旋律的創編鋪下了基石。
器樂是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能夠拓寬孩子們對音樂的表現力,改變了音樂教學面貌。器樂教學與唱歌教學相結合,激發部分孩子因為天生聲帶狹小難以表現歌曲,卻能在器樂表現中發揮長處的欲望,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器樂教學雖不能把時間完全放在學習器樂的演奏技術上,但可以讓學生傾聽正確的好的音響,讓學生認識到使用器樂表現歌曲,同學間相互合作的必要性。
我們不能只限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更重要的是啟發引導學生準確地表達歌曲的情感,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演唱歌曲。及時處理好歌曲中所包含的音樂知識。在教授某一音樂知識時要把知識與孩子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與熟悉的事物,作形象的對比和講解,把歌曲涵蓋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深挖出來,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引導孩子們全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完美地表現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例如:在2012年9月的區優質課評選中,我在教《嗯嗨呀》這一課時,由于現在的孩子對勞動號子很陌生,單獨講解這一課的內容學生接受起來不容易,于是我就從孩子們參加運動會的拔河比賽開始下手,同學們老師來喊“加油”,孩子們你們一起來使勁喊“嘿咗”,注意要用力呀,要不我們的拔河就輸嘍……在處理自由延長記號時,引導學生在田間干活時,喊遠處的人,應該怎樣喊;通過對比學生明白并掌握了自由延長記號的含義,延長原時值的一倍;還叫無限延長記號,學生很快學會掌握了這一音樂知識,接下來演唱表現歌曲內容就會更有感情更有力度……因此這次課上得非常成功,獲得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又如在這次曲阜市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由霍家街小學李蕊老師執教的《時間像小馬車》一課中,李蕊老師嫻的兩段鋼琴獨奏一下吸引了孩子們的耳朵,他們很快就區分出第一段有激情有力,第二段輕柔優美;分辨出這兩段音樂第一段強,第二段弱。李老師接著引導孩子們用串鈴表現小馬從遠處跑來了漸強,(<),小馬從我們面前跑走了減弱(>);緊扣音樂知識的漸強、漸弱來教唱歌曲《時間像小馬車》。在拓展環節中李老師引導學生欣賞《我是草原小騎兵》《神曲》,了解到這一音樂知識的重要性及普遍性。
綜上所述,要上出豐富多彩的唱歌課,在唱歌教學中我們要及時進行反思與改進。教會學生唱歌方法和歌唱思維,少走彎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技能、歌唱修養和欣賞水平,讓孩子的人生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