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豐華
(肥東縣第二中學,安徽 合肥)
在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上,可以說科學探究不失為一個有效的途徑,其能夠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以往的教育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而教師在教學上更多的是以理論傳授為主,而未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起來。基于此,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就需要不斷地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在開展物理教學的活動過程中,應該對自主探究式學習的開展重視起來,進而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養成一個對科學進行探究的好習慣,而這就對高中物理教師在新課改中的科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必須改革以往傳統“傳道”的教學觀念,在改革的同時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應該有計劃地進行。而要想獲得這種能力和方法,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而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進行培養,同時讓學生明白應該如何去學習,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激發,進而讓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正確的培養。實質上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科學問題的研究引入進來,讓學生借助類似科學家的探究過程,對科學探究的實質有一個深刻的領會。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一個有利的物理情境,并引導學生對物理進行積極的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無限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圍繞問題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
現以人教版教材“平拋運動”的教學設計來對探究式教學的實施進行探討。
認知水平:因為高中學生的年齡為十六七歲,而這個年齡段還位于形式運算的時期,有著非常強的系統思維和抽象思維,同時可以對現實中或者是有幾率發生的事情,通過邏輯運用進行考慮。
知識水平分析:“平拋運動”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實例,而“平拋運動”的上一節課就是“曲線運動”,因為學生剛剛學過曲線運動,對“曲線運動”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夠從曲線運動的角度對平拋運動的運動規律進行思考。
不管是從生活經驗上,還是感性認識上來講,學生對于“平拋運動”都有著非常豐富的認識,因此這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運動規律。
知識目標:(1)知道“平拋運動”的初速度水平,只有豎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其運動呈現出來的軌跡是拋物線;(2)對平拋運動最后呈現出來的運動是勻變速能夠理解,同時能夠清楚分清其加速就是所謂的重力加速度;(3)對平拋運動實際運動過程中的規律能夠進行準確的掌握,同時并能夠對平拋運動的規律進行應用,然后運用其對實際的問題進行解答。
能力目標:(1)對學生探索科學研究的能力進行培養;(2)對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和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3)讓學生對實驗過程中所運用的科學方法進行準確并且牢固的掌握。
情感目標:(1)培養學生做事認真細心的態度,對學生對待科學研究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培養;(2)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首先,對“平拋運動”和高中學生學習特點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和“問題—探究—問題”教學模式特點的緊密結合,我設計了自由歸納探究和定向歸納探究的兩節課。此節的內容教學主要為兩個部分:首先,就是“平拋運動”的新課教學。由教師對此次新課的實驗進行演示,讓學生對教師的演示進行觀察,再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并測量和分析實驗數據,在教師的認真指導下總結出實際平拋運動的規律。其次,就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設計出和此次實驗不同的方案對平拋運動的規律作進一步的驗證。對于自己小組所設計的實驗方案由各小組代表進行講述,讓全班學生分析和評估這些實驗的可行性。最后,由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此次的實驗進行總結,并對實驗的效果進行評價。通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分析此次的探究過程,然后對此次探究過程中的不足和成功進行探討。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探究式教學,就是讓學生對科學活動有一個親身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對物理的本質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