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第一中學,福建 福州)
概念圖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工具引入課堂,是因為其強大的知識表征功能。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每章節的內容都有相關聯系,利用概念圖能夠清晰展示相似和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讓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規律化、條理化,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化學思維。
在高中化學初期,各知識點的關聯度不高,且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在做教學設計時經常會重復知識點,內容的概括也不夠簡練,這一過程經常會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并且知識點難分主次。利用概念圖,可以將相應教學的知識點和其關聯部分用圖表的形式進行展示,既提高了教師做設計的效率,又使得學生看起來一目了然。
例如,在“鈉、鎂與其化合物”這一單元,教師可以先把相關的金屬依據活動性的高低進行排列,然后在各個金屬的旁邊羅列出相應的重要化合物,以Na為例,其主要的化合物比如NaCl,這也是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最后再標記出這些化合物的化學式和關鍵用途。這樣梳理,學生在記憶時更明確,不易出錯。
高中學生學習科目多,學習時間緊張,也缺乏主動整理復習的意識,所以每單元的內容不能有效銜接起來,使得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比較片面、初級的階段,學習新知識以后容易忘記舊知識,不能兩者兼顧。概念圖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利用概念圖,學生更能清楚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會再顧此失彼。
例如,在教學“烴的衍生物”結束時,就可以對有機物這一整單元的知識做統一概念圖,概念圖中包括學習過的烴及烴的衍生物,并將各自的化學式、特點和簡單反應在相應位置進行標注。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學生對不久前學習過的知識點只剩模糊記憶,通過概念圖,學生會對知識點進行自我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有了新的認識和鞏固。
無論是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都或多或少的有聯系,所以學生不僅要對每一個化學知識點的內涵有深刻的理解,同時還要將各個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學生在學習了新知識并掌握了新概念之后,要將其納入自身的化學概念體系當中,這樣才算真正掌握了化學新知識。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針對新知識的學習,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充足準備,通過預習對新知識中的概念進行一定的理解,并且嘗試著將概念中的內容進行分層列出,在每一層內容中延伸出以往學過的知識點。其次,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課堂教學中的新知識用概念圖構建出來,并且與多個知識點相結合,創設良好的化學情境。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自己所描繪的概念圖與教師列出的概念圖相比對,找出自己在某一知識點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而進行針對性的強化學習。
高中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同樣也能夠適用概念圖進行教學。在學習中許多化學概念和現象都需要通過實驗去驗證,同時,在高考命題當中也經常會出現關于化學實驗設計類型的題目,所以高中化學教學中會有大量實驗教學。而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將概念圖應用于其中,將其作為實驗導航工具,引導學生更有條理、有目的地去進行化學實驗操作,進而對化學實驗設計有非常清晰的思路,能夠進一步了解化學現象的發生過程。
高中階段,化學的知識點眾多且比較復雜難懂,除了接受必要的新知識之外還應加強對知識點的復習,否則學生容易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知識點。教師開展有效的復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徹底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并使得知識點在腦海中進一步系統化。為了提升化學復習課程的效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所需要復習內容積極利用概念圖進行梳理,比起傳統的復習方式,這種方法更有趣。在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只能夠幫助學生對基本概念進行梳理,而應用概念圖教學法,教師可利用各種不同的多媒體技術制作相關課件,幫助學生在復習中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進而將先前學習的和正在學習的進行整合,加深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
綜上所述,概念圖利用其特性能清晰地展現出高中階段化學知識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讓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規律、條理化,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化學思維。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知識整合,并主動解析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所以,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使用概念圖,慢慢引導學生的化學思維,并幫助他們在大腦中建立起化學知識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