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蔚
(廣東省河源市河源中學,廣東 河源)
幾何畫板主要指的是,通過利用點、線等元素制作幾何圖形的方式,幫助解題者對相應的數學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對促進數學教師的課堂效率提升具有積極影響。現如今,隨著幾何畫板于高中數學實驗教學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進而探尋出多種有效的幾何畫板應用方式,所具有的意義也越來越大。
雖然數學中的多數概念起源于生活,但現如今存在于高中數學課本中的概念對多數學生而言都較為抽象,因此,通常情況下,學生無法從其字面意思中對其進行直觀的理解,所以,教師需要經由列舉代表性較強的例子或者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的方式,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明確以及了解所學習的概念,進而加深對所學習知識的印象。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一課時,由于其中所涉及的概念均具備較高的抽象性,因此,教師便可以經由合理引導學生應用幾何畫板的方式,對圖形進行拖動以及觀察,隨后再引導學生依照圖形對相應概念進行猜測以及驗證,經由親自動手進行實踐的方式,加深對知識的記憶,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專注地聽講,同時也利于其更好地吸收以及掌握各種相關的課程知識[1]。
幾何畫板最為顯著的優勢為其具備較為優良的動態性,簡言之,操作人員可以經由移動圖形中點、線等各種元素進行實驗的方式,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分析以及研究問題,并可以確保之前的幾何關系不發生變化,因此,也可以將幾何畫板稱之為動態問題的研究工具之一。如此一來,通過將幾何畫板有效融入數學教學的方式,教師便可以于課堂中實施相關操作,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開拓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既可以起到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又可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對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
不論是就我國的傳統教學觀念還是現如今新型的現代化理念而言,數學這一學科所具有的意義均至關重要,其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且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于未來社會中有更好的發展,以及更好地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各種現實需求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基于數學具有的理論性較高,故而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學生極易對數學產生乏味、枯燥的印象,不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自主性的提升。而通過有效利用幾何畫板進行實驗的方式,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同時可以起到有效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效率提升的作用[2]。
穿插式實驗主要指的在課堂教學實施時,穿插于其中的數學實驗。就需要發揮數學實驗輔助作用的數學課堂而言,教師普遍需要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安排或者選取可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的、內容較少的穿插式實驗的方式,促使所講述的知識點具備較高的邏輯連貫性,進而較為容易地被學生接受以及學習。其中,教師在具體應用穿插式實驗時,應重點注意實驗的適用范圍,并應嚴格依照相應原則,以促使該方法可以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將自身的實效性良好地發揮出來。
數學實驗課具體指教師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基礎,選擇出一個擁有豐富內容的數學主題,并以該主題為中心,設計多種針對性較高的教學活動,隨后引導所有學生經由對相應實驗工具加以有效利用的方式,使學生通過實驗猜想以及情境創設等活動,對教師所提出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其中以概念的角度分析而言,數學實驗課是一種具備較高特殊性以及復雜性的課程,具體而言,在此節課中進行實驗時,教師和學生于實驗每個環節中,均需要完成相對應的任務,且教師需要優先設計出具備較高合理性以及科學性的實驗計劃,隨后引導學生配合自己完成實驗[3]。
在實施具體的實驗課教學時,教師需要注重創設出合理的實驗情境,進而促進學生探索課程知識的欲望,使其融入課堂中,有助于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以及掌握相應知識內容。其中,教師可以經由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使得學生可以在思考新知識的同時回憶舊知識,進而起到對知識進行二次鞏固的目的,自然而然將相應的探究活動引入課堂中,有助于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綜上所述,通過合理應用幾何畫板的方式,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新知識探索、舊知識鞏固,也可以通過設計實驗,并引導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的方式,促進其自主探究意識以及能力提升,對促進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邏輯思考能力具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