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琳
(垣曲縣教育科技局,山西 運城)
國家進行新課改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知識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欲要使學生主動投入到信息技術的課程學習中,以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應用能力,首先就要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有效開展課程的教學。然而,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較為復雜、枯燥、難以記背,但是通過問題情景創設,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枯燥、復雜的課程變得有趣靈動,降低教學的難度。因此,可以通過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探究提高學習信息技術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的效率。
在學習上,通過提出問題,在針對性地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這就是各類研究結論的來源。所以,提出問題可以說是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式,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研究,逐步理解問題的根源所在,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問題對應的相關知識點,才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這就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并且老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提出問題,了解到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以便于更好地調整教學目標,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改進教學方法,以彌補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足,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教學效率。問題情境創設作為教育的一種新式方法,現已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因為這種新式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激情,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消化更多的新知識。并且通過這種方法,在問題提出之時,再由老師的正確引導,能夠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專注度,在問題的提出與思考的過程中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
我們學習的知識都是源于生活中得到的結論性成果,并且最終又會運用到生活中,給予我們指導。在現在的高中的信息技術學習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學生覺得自己以后不會從事信息技術相關的工作,加上高考的壓力,就會覺得學習信息技術對自己沒有多大的幫助,還會影響到高考備考。所以,在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需要明白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心理,再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問題情境創設,這樣才能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貼近自己的生活,對之有所興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中。
高中生為了備戰高考,必須從高一就開始做好知識的積累工作,所以,高中生的作業會比較多,課程安排也會比較滿,學習壓力就會比較大。所以很多學生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課余時間就會大大減少,有一些學生甚至放棄掉自己的課余時間用去學習。由此可見,學生攻克文化課的時間已經基本上占據了課余生活,那學習信息技術的時間基本上就沒有了。所以,老師若想幫助學生學習好信息技術的知識同時又能夠緩解其壓力、減少疲勞,就需要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點,創設一些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游戲,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放松心情去接受新知識。
高中所學的信息技術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所以內容會相對廣泛,涉及的學科就會比較多。那么老師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學科之間相關聯的內容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老師在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將相關教學內容的其他學科的知識點聯系起來,這樣不僅可以能夠幫助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操作,還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其他學科相關的知識點,深度理解其中的原理,更好地了解信息技術的新知識和掌握運用到的相關學科已學過的知識。通過這樣學科之間互通的一種方式,不僅達到信息技術的教學目的,還能鞏固舊知識,達到了學科之間的共贏。
綜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運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能夠在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親近的教學,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課程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不斷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愛。達到學科之間的共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老師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