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柳興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水南小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所以,學生作文應該是表達心聲、展示個性的窗口。但是我在多年的語文習作教學中,發現有一部分小學生的習作內容千篇一律,空洞無物,字里行間沒流露出個人獨特的感受,沒有展示出自己與眾不同的風采,讓我看了覺得索然無味。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彰顯個性色彩。《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中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因此,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我們應關注學生個性的自主發展,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讓習作煥發個性魅力,讓習作真正成為學生自由展示個性的平臺,放飛孩子心靈,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文章彰顯個性,主要取決于個性化素材。我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驗多彩的生活,在體驗中引發獨特的感受,這可以讓學生積累個性化素材。例如:我們學校每年都組織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我們曾經帶學生走出校園,去過從化區良口鎮的“從化人文蠟像館”,在館內,我們參觀了嶺南民俗風情街、客家婚俗館、粵北會戰館、文物收藏館和六三市大戲臺。通過此次活動,學生了解到從化的歷史與人文、風情與民俗、藝術與美食。我們也曾經帶學生去過花都區的“香草世界”,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學生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盛開著的蝶戀花、薰衣草、玫瑰花等,開心得手舞足蹈,并不時發出陣陣的驚嘆:“哇!這里好美啊!我真的好喜歡!”看著看著,不禁陶醉其中了。賞完花了,我們安排了野炊活動。每個班級由班主任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定好小組長,再由小組長安排組員的具體分工。之后,各小組的組員各忙各的,像一只只勤勞的小蜜蜂,整個場面頓時熱鬧起來了。一個小時后,我們在飯桌上看到孩子們的拿手菜,心里總覺得他們了不起。我們和孩子們一同吃著由他們親自下廚做好的飯菜,大家都覺得味道最香,那一刻,心里覺得前所未有過的開心!這些體驗活動,為學生樂于表達積累了寶貴的個性化寫作素材。
個性化的語言,可讓人感受到人物的個性特征。有個性的人,他們的語言往往是具有個性的。比如:小學五年級《楊氏之子》一文中,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之子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楊梅而聯想到小兒家的姓,就給楊家小兒開了一個玩笑,語言很風趣幽默。而楊家小兒卻聽出了孔君平的話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應,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開玩笑,所以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跟他開玩笑。這楊家小兒真是不簡單啊,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這讓我們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藝術,也感受到個性化語言的魅力。因此,我們在習作教學中不僅讓學生充分感受文學作品中個性化語言的非凡魅力,還要引導學生善于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寫真話、抒真情。
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先生曾指出:“小學生的語言學習、寫作表達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天和他們在一起的教師語言的反復刺激和情不自禁的模仿學習。”因此,教師應特別重視自身的個性化語言表達。記得有一個早上,我到五(2)班教室檢查早讀情況,不經意間發現了班里的圖書角擺放很凌亂,有的圖書還掉在地上,有的圖書同學們看完了直接放在講臺上,為此,我不由得皺起眉頭。我想立刻狠狠批評圖書管理員一頓,但仔細一想,何不作個性化表達的嘗試呢?于是,我即興在黑板上寫下富有情趣且有個性的提示語:“你有你的家,我有我的家,別把圖書放錯家。望親愛的同學們伸出你的小手,獻一份愛。期待你我一同努力,營造書香班級!”第二天早上,當我到班里上課時,看見教室圖書角的圖書擺放得整整齊齊,還給了我一個驚喜:我發現了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把圖書角裝飾得很漂亮,讓人賞心悅目。看到這一切,我不禁笑了。我真的想不到富有情趣且有個性的提示語能收到這么好的教育效果。自此之后,黑板上學生的“個性化新聞”便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了。比如:同樣是見到有同學亂扔垃圾,有的學生寫道:“垃圾箱說,我的孩子,垃圾在你的手里呢!快讓它回來哦!”有的寫道:“你揮一揮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我動一動手,不留下任何紙屑。”有的寫道:“我真的希望有一天,垃圾桶不會下崗。”……習作中的個性化語言更是不勝枚舉。
新改編的教材都選自名家名篇,既有蘊含深刻道理的寓言童話,又有富有詩意的小散文,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科技小短文。這些文章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更是作文教學豐富的資料,能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和自由作文的積極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因此,教師要深挖教材資源,創新作文訓練形式,豐富學生的作文生活,選取具有個性化的內容,為學生創造一個盡顯個性的機會。
學生寫作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有了想象力,文章才有所創新,才會吸引讀者的眼球。課本的作文訓練有童話,有看圖作文,有自由命題作文等,教師要抓住作文訓練,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培養學生個性。如:在根據幾種小動物的特征編寫童話故事的習作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童話,再說出自己喜歡看的童話故事,接著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哪些動物之間將會發生什么事,會說些什么話,做些什么動作等等,然后讓學生裝扮成可愛的小動物到臺上進行精彩表演。學生在一番激烈的討論、表演后,寫出了一篇篇個性化十足、想象力豐富的文章。有同學寫道:“第一次比賽,烏龜獲勝了。因為小白兔不服第一次的比賽成績,它決定與烏龜進行第二次比賽。比賽開始了,小白兔疾步如飛,很快就跑出了十多米遠,而烏龜不慌不忙,慢慢地啟動藏在肚子下的神速火箭,‘嗖’的一聲,到達了終點,烏龜又勝利了……”
語文課本中常有一些文章會留下耐心尋味的“尾巴”,抓住這些“尾巴”巧設續寫訓練,既可以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又能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續寫中,有的學生想象小女孩自從在大年夜去了天堂之后,與奶奶相聚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上帝憐憫小女孩,見她乖巧懂事,便認她做干女兒,還給她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夢露。于是,小女孩變成了天堂的六公主,可她還有些想念凡間的父母。上帝看懂她的心思,允許她帶上奶奶去凡間看看父母親,等她呆夠了再回到天堂,幸運的是上帝送給她一樣東西,它可以幫小女孩實現心中的任何愿望。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天,夢露帶上奶奶去看父母親。當夢露到了凡間,如愿成為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寫了很多以前的故事,得到了世界各國人的同情。她還用上帝給她的法寶為窮人們建設溫馨的家園,讓他們過上快樂的生活。她看見了爸爸媽媽,激動萬分,還給了他們一大筆錢,他們都非常開心。和雙親生活了一年,夢露和奶奶一起飛回天堂,繼續過著幸福的生活。還有的學生寫道:“小女孩在大年夜飛去了天堂。奶奶揮動著兩只翅膀,慈祥地對她說:“孩子,這些年來真是苦了你了。奶奶幫不了你了,但可以給你一根棒棒糖,接著吧!”一根棒棒糖從天而降,砸在了小女孩的頭上。當小女孩回過神來的時候,奶奶已經消失了,只剩下一根小女孩至愛的“心雨”牌棒棒糖。小女孩把這根棒棒糖賣給了另一個小姑娘,獲得了一只烤雞。她又把烤雞賣了,獲得了一大袋糖果。她把糖果賣了,獲得了……一個月過去了,小姑娘再也不用賣火柴了,因為她成了土豪……這些續寫不僅想象奇特,而且文筆流暢,真情流露。學生自由地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了精彩紛呈的個性文章。
學生經過自己努力完成了作文,都有向他人展示的迫切愿望。這時,教師應該為他們搭建一個展示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現才華,感受那份被人欣賞的幸福。
我曾組織學生開展了編班級作文集以及個人的作文集活動。我們已編印了《心弦》《童路放歌》《海邊拾貝》《點滴》等優秀作文集。這項活動的開展,不僅達到了作文教學的預期目的,而且還有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今年5月份,全校組織三至六年級的學生開展主題為“我的未來我做主”的征文比賽,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了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能力。賽后,我們通過認真評選,分別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并通過學校的電子屏幕公布獲獎學生名單,優秀作品還張貼在學校櫥窗的作文專欄中,供學生課余時間欣賞構思新穎、文采飛揚的文章。當獲獎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欣賞時,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而其他同學看了好文章,不停點贊,激發了他們創作好文章的欲望,力爭下次有機會一展自己的才華!
新課程理念下的習作教學就是追求個性化的教學和習作,讓學生在作文中張揚個性,展示個性,發展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作為教育者,只要在新理念下努力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原則,關注每個生命個體心智潛能的發展,尊重學生個性,發揮其創造潛能,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相信習作教學一定會奏出美妙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