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 芳
(山東省青島市臺東六路小學)
小學教師需要充分參考學生想象力和好奇心較強的特點,有目的地對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進行有效的優化和調整。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優秀的音樂作品,也可以通過構建音樂教學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切身地去聆聽、去體會。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結合音樂教學的各方面需求,不斷地引進和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優秀的教學經驗,從而為學生構建具有趣味性和生動性的活躍的小學音樂課堂氛圍。
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小學音樂教學需求,教師必須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授相關的音樂知識和技法,同時也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活動和音樂練習當中。另外,教師也必須要全面地掌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然后因材施教地選擇能夠促進學生音樂水平和音樂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學方案,這樣才能確保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例如,在《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講授與該歌曲有關的知識和音樂技巧,然后再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該歌曲,在學生對旋律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后再進行歌曲的教學。為了確保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之后能夠熟練地完成歌曲的演唱,教師也可以通過構建具有趣味性和帶動效果的教學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切身地進行歌曲的聆聽和練習。再如,進行《外婆的澎湖灣》的歌曲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澎湖灣有關的圖片和視頻介紹,然后再讓學生仔細聆聽帶有伴奏的歌曲演唱。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的魅力,然后再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和原則方法,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小學音樂學習興趣大幅度提升。
通過加強小學音樂教學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也能使小學生的音樂水平和審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這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小學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音樂技巧和方法,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內容,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當中包含了音樂作品的創作靈感,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同時也能不斷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例如,在《搖籃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構建哄寶寶睡覺的教學情境。可以首先播放一段母親哄寶寶睡覺的視頻,然后在教師演唱搖籃曲的同時,要求學生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做出晃動搖籃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教師還必須以具有哼鳴韻味、甜甜的、飽含母愛的聲音來進行歌曲的演繹,也可以借助相應的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進行演唱,這樣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歌曲當中的深刻情感,從而使學生對歌曲產生共鳴。學生在有景、有情、有色、有聲的教學情境當中,往往會主動地模仿教師的演唱,有的學生閉眼聆聽,有的學生手舞足蹈,還有的學生在歡唱的過程當中搖頭晃身。
教師還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充分借助肢體語言和表演教學的形式,在學生完成了相應的歌曲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相應表演動作的創作。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實現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歌曲的再創作,同時也能借助肢體動作加強學生對于旋律和歌詞的記憶,進而能夠取得相對較好的小學音樂教學效果。
例如,在《嘀哩嘀哩》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掌握該歌曲節奏簡潔明快、曲調通順流暢的特點,然后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情來進行歌曲的學習。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在演唱的過程當中掌握歌曲的跳躍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春天的美,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相應的表演動作配合演唱。還可以將學生分為舞蹈組、表現組、唱歌組、演奏組,然后使學生以創造性的動作和創新性的表演來展示歌曲當中包含的春天美景。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當中進行討論,然后選擇適合的方法來完成歌曲的演繹。這樣不僅能夠全面加深學生對音樂層次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美的水平。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深入影響下,藝術教育也已經成為各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關鍵手段之一。小學教師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年齡階段,在音樂課堂當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相關的音樂教學,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形式,為學生構建具有較高生動性和趣味性的小學音樂教學情境。還可以在音樂教學當中適當提出一些具有創新性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在音樂課堂當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能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1]康悅.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J].考試周刊,2017(91):48.
[2]徐霞.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J].新課程(小學),2017(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