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紅 韓 軍
(甘肅省靜寧縣界石鋪鎮教育委員會)
“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一個學生的語感強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達方面都會不斷前進。”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應從兒童的實際出發,設計出適合兒童年齡和心理水平的語感培養的方法,從而使兒童在語文學習中,培養良好的語言感知能力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提高兒童的語文素養。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應注意:
低年級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和感知受興趣的支配影響很大,因而在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支配下積極主動地融入語文學習活動中去,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兒童良好的語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低年級兒童對事物的認識滿足于事物的大概輪廓和整體形象,往往容易忽略事物的細節;他們對知識的感知很明顯受興趣的支配,當興趣來時他們興味盎然,一旦課堂活動不能及時吸引他們的興趣時,他們就可能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越走越遠。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抓住低年級兒童的認識特點,將動畫和音樂形式引入低年級語文教學,使語文學習在充滿動感、節奏感、畫面感的環境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兒童在持續的興奮激發下,保持對語文學習的持續興趣。例如,在學習《動物兒歌》時,我們利用多媒體畫面展示兒歌內容,同時結合多媒體聲效和音樂展示詩歌節奏,在這充滿動感和畫面感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因而能夠在興奮點的驅動下,認真地朗誦、閱讀和記憶兒歌,從而為培養良好的語感打下良好的基礎。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們常常會被課堂環境中出現的活動的、鮮艷的、新穎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游戲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兒童的注意保持效果。例如,在學習《猜字謎》時,我們利用猜字謎游戲引導學生加深對字的認識和意義的感知,調動學生的感官和思維,讓學生在持續緊張、興奮的激發下,積極調動思維和感官,進行積極思索和判斷,并且在活動和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語感。同時還可以利用詞語接龍、詩歌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等游戲活動組織和開展,使兒童在游戲的同時,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語文學習中,良好的誦讀習慣是語感培養的有效方法,我們在強調誦讀的過程中,要結合教材、根據教學目標和文章的內容,選擇正確的誦讀方式,在誦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身的示范效果,從表情到神態,從語調的高低、聲音的強弱、感情的把握等方面,全身心地投入到誦讀過程中去,使學生在長期的閱讀訓練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學習《小公雞和小鴨子》時,用輕快的語氣讀文章的開頭,讀出它們游玩的開心和喜悅,接著要求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的示范齊讀,讀出它們的快樂。接著讀到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時,我緊皺起眉頭,兩腳直跺,急得想哭的表情展示在范讀中,同學們從老師的誦讀和表情中感知小鴨子的不悅,在接下來的閱讀中,他們一個個愁眉緊鎖、眼淚欲滴的表情真令人佩服他們的認真勁兒。“小公雞看見了,捉到蟲子就給小鴨子吃。”語氣舒緩,讓我們感受到了小雞的友好……在語文閱讀中,學生閱讀情感的訓練是培養學生良好語感的重要條件,在讀中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情感,使學生在提高語感的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低年級學生語感的培養,更多的是需要語言知識的積累和感悟。在語言知識的積累和感悟中,把握教材的主體和中心。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主要是以機械記憶為主,低年級教材內容的設置和文章內容的選擇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在學習積累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和記憶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低年級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能力的培養,利用反復誦讀形成理解和背誦,從而使孩子能夠有效地積累語文經驗,培養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孩子的語感。
總之,低年級學生語感的培養,需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需要學生在閱讀和積累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情感表達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感。
[1]劉欣.培養學生語感 提高教學效率:淺談小學語文中級階段的語感培養策略[J].新課程(教師),2010(10).
[2]李君英.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學生語感[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