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梅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苑實驗小學)
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是以學生的聽說為基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為目標。根據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創設語言情景,利用實物教學、角色扮演、運用歌曲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聽力教學氛圍,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根據小學生擅長模仿、善于用英語表達的心理特點,英語語言的交流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下,才能有效培養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從而為口語的學習提供幫助。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盡量用英語和學生進行交流,激發學生聽英語的興趣。從打招呼、介紹自己、問候、課堂提問等,為學生營造以聽說為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聽的基礎上學英語和說英語,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如給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上英語課時,老師就可以用簡單的招呼語和學生打招呼:“Hello,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以及介紹自己的用語向學生做自我介紹:“Hello,I’m Ms Liu./Hi,I’m ×××.”讓學生邊聽邊跟老師說,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激發學生聽說英語的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利用實物教學,讓學生感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激發起學生用英語表達的欲望。因此,利用實物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景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如,在教文具用品類的單詞pen,pencil,ruler時,我充分利用學生的文具進行教學,使學生把直觀形象的教具變為具體的英語單詞,使學生看到實物就能想到相應的單詞,便于學生加深對單詞的記憶。然后用實物來練習 What’s this? It’s a/an...Is it a/an...?Yes,it is...No,it isn’t...等句型。不僅讓學生在輕松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學習英語一個重要的目的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根據所學課文內容靈活自由地表演,讓學生真正在交際中提高聽說能力。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創造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從開始學習英語時就要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老師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提供操練的語言情景,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景自由會話和交流,從自我介紹和互相問好進入角色對話表演,在課堂上要堅持不斷地開展對話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如在教:“Hello,I’m Lili.Hi,Lili.I’m Lanlan.How are you?I’m fine.And how are you? I’m fine too.Thank you.”時,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進行自由對話或角色表演。另外還可以運用錄音機、實物、圖片等教具進行聽說會話教學,可放聽錄音,邊聽邊讀,然后讓學生分組表演對話,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表演中進行語言實踐,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景中進行口語交際,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聽力能力。
歌曲不但是一種音樂形式,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教育方式。把英語歌曲與英語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既可以激發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教師可選用一些適合小學生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和語言的美,讓學生在聽的旋律中學習英語。在教學中適當地讓學生唱唱歌,通過適時地唱唱玩玩培養并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鞏固所學知識。如在學習顏色的單詞“purple,blue,green,yellow,orange,red”時,我就用歌曲 A RAINBOW 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邊聽邊唱歌曲中學習單詞,加深學生對有關顏色單詞的鞏固和記憶,也提高了學生的聽力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借助錄音、錄像等多媒體教學,意境用畫面展示,有助于學生對英語的記憶,圖文并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大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教It’s red變色龍變顏色這一課時,我就利用多媒體手段出示各種顏色的變色龍的動畫畫面,而且有配音朗讀,讓學生在聽的基礎上,發展了學生的聽說技能,提高了學生對英語文字的感悟能力,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從而對英語學科產生濃厚興趣,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
總之,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聽力氛圍,讓學生在各種情景中能夠進行語言交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說英語的習慣,更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1]秦愛華.新課程理念下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J].職業技術,2014(9).
[2]王小紅.克服不利因素,提高聽力水平[J].家教世界,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