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丹
(山東省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
進入21世紀,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計算機,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娛樂,與計算機技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而且現代社會對于人才要求的基本技能就是掌握計算機技術,因此在我國社會的未來發展中,計算機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發展前景也非常好。正是由于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該學科對于創新能力的要求也更為迫切,因此在進行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就必須注重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就能夠為未來的計算機專業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在學生生涯中,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階段,是培養學生各個學科的基礎階段。在小學教育階段最終的教學目標就是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而為今后的生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創新能力,不僅是計算機專業,任何一個學科都會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今的社會,而素質教育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素質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素質教育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其創新能力。小學的計算機專業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以及實踐性,因此對于學生的探索能力要求比較高,而且學生要想學好計算機課程就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這一點上來說,小學計算機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貫徹落實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其提問題的意識,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才具有創新的潛意識。就人類的發展史來說,人類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的進步無一不是從一個個問題開始的。通常來說好奇是發現問題的前提,而小學時期正是一個人好奇心最重的時期,但是由于我國長時間內實行應試教育體制,導致教師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沒有注重培養其問題意識,甚至對于一些好奇心強的孩子進行打壓,導致學生失去好奇心,更不用說什么問題意識,這都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
為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就要從自身做起,不要害怕學生提出問題,而是鼓勵他們大膽質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對于積極提問題的學生要表示鼓勵,然后就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指出問題的優缺點,鼓勵他們不斷改進。在小學階段,教授的計算機知識必然有限,大多都是基礎性的,因此學生提出的問題基本上也都是一些常識性的問題,因此,教師在解答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解答方式,不能因為問題簡單而用敷衍的態度去解答,以免打擊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另外在進行解答的過程中,教師不要急于將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要有目的地引導,鼓勵學生自行探索問題的答案。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因此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課堂上將學生的思考和創造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有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說如果要想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就要營造出一種鍛煉學生創新能力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創造性,但是就實際情況來說,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創造性并不容易,需要長期不斷的努力和實踐才有可能實現。(1)首先教師要堅信自己學生的能力,相信他們能夠具有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在實際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去思考,并且要主動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并幫助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上,不能只是單純地進行灌輸,而是要和學生共同學習,充分交流,形成一種開放時代課堂環境,從而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2)在課堂上創設出合理的教學情境,從而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創設出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例如,在進行“鼠標”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已經學到的窗口操作知識去尋找鼠標指針圖案,并總結出鼠標的幾種圖案,并指出不同指針形狀下的計算機狀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探索能力,還有效地激發了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人才要求也在不斷變化,而創新正是現代社會最迫切的需求。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新課改后小學計算機教學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培養的必然要求。
[1]于大偉.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6(10):144.
[2]莊英明.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快樂閱讀,2016(18):11.
[3]李英杰.探究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13):94-95.
[4]徐明輝.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