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黃驊市第三中學)
新課程改革提出以來,初中階段生物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側重點就和之前有了較大不同,實驗教學對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有益,這一觀念逐漸受到生物教育者的推崇。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生物教師需要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結合在一起,以實驗過程來促進理論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貫徹實現實驗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思想。
生物作為初中階段學生必須要熟練掌握的一門學科,具備較強的實踐性,也就是說,有關教師在開始講課內容之前,適當進行實驗操作,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最大程度地將系統生澀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詳細,進而幫助學生透徹理解和掌握相關內容。生物教學活動中重視實踐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研究的學習思路,其實,要想學生形成正確的探究學習精神,就需要在平常的學習活動中,將科學性的探討精神融入課堂,讓他們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形成嚴謹科學的研究態度。第二,在課堂中能夠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傳統生物課堂教師往往只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忽略了動手實驗的重要作用,這不但不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內容,還會使他們逐漸失去對生物課堂的興趣,長此以往,生物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第三,提升學生的基本認知水平,初中階段的生物課程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基礎的部分,目的主要是為之后高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針對這種情況,生物教師有效利用實驗來促進教學內容的完善,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而中學生積極參與到生物實驗活動中也有諸多益處。例如,學生在生物實驗操作過程中,可以對所學知識加以及時鞏固,有時候也可以在實驗中獲得新的知識,這對構建起整套的生物學習框架有積極影響。此外,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也會有所提升,當今社會對人際交往和團結協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課堂中小組間的相互討論,實驗時各個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都是鍛煉合作能力的基本要素,學會與他人共同探究的學習方法,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有進步意義。
教師是課堂活動中的重要構成元素之一,不管是在傳統的生物課堂還是現代科技課堂,教師都是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國內教育界的研究學者肯定了教師的地位。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教學內容來促進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實驗課堂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這也印證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就是把學生放置在一個自我探索的環境中去,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但是這并不是說,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就能夠被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疑問的時候,生物教師應當及時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也需要扮演好一個組織者和參與者的重要角色。
生物課堂中教師的實驗演示是重要的教學步驟,在學生自主實驗之前,教師適當地演示操作能夠起到正規的示范效果。而在生物教師進行實驗演示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需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實驗操作,應該讓學生關注實驗過程中的難點、重點以及實驗的目的以及重要內容。遇到關鍵的部分,生物教師還要讓學生思考有關問題,必要時可以反復操練來達到強化的效果。二是操作過程要遵循科學規范的原則,熟練操作生物實驗,并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從而來達成學生自主實驗學習的目的。
生物屬于自然科學類的課程,教師在生活中應該及時關注常見的生物現象,并在課上作為例子講解給學生分析,也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有關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生物難題。除此之外,課外實驗作為生物課程的關鍵組成內容,也在生物教學活動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生物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課下自主實驗的作業,利用家庭實驗就地取材、操作簡單的優勢,讓他們在簡單的實驗步驟中加強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而且學生也能在家庭小實驗中體會到生物學科的樂趣。不光如此,班級內舉行科技發明比賽也是促進實驗教學的有利因素,在實驗的基礎上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他們養成嚴謹科學的研究精神。
對實驗活動的關注事實上也是對生物教學的重視,為了從根本上提升生物課堂的總體教學效果,有關教師應該有效利用不同類型的實驗活動,以教師實驗演練來糾正學生實驗過程中的錯誤,并適當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實現生物課堂人文性和科學性的統一,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具體地學習課堂內外的生物知識。
[1]吳秀萍.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河南科技,2013(10).
[2]袁維新.生物教學中的學習策略指導[J].中學生物教學,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