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諸暨市浣紗初級中學)
初中科學是一門旨在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科學素養的課程。學生的科學素養包括學生科學的態度和價值取向、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及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等。實驗是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基本途徑之一。同時,實驗也是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思維方法以及培養科學態度和價值取向的重要方式。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實效性,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拓展課程。學生自主實驗就是初中科學拓展課程之一。在這些學生自主實驗中,學生可以不知不覺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潤物無聲地訓練科學思維方法,潛移默化地培養科學態度和價值取向等。如此一來,學生的科學素養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初中科學課程的基本教學目標也能夠得以順利實現。因此,自主實驗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初中科學教學的實際,淺顯論述初中科學拓展課程中的學生自主實驗。
如果讓學生僅僅憑借課堂有限的時間去探究科學知識,學生探究到的科學知識肯定也是非常有限的。為了讓學生遨游科學知識的海洋,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通過更多的實驗去探究更多的科學知識。自主實驗就是讓學生貫通課內與課外探究更多科學知識的一條渠道。基于此,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在課外自主做一些相關實驗,借此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比如說,在教學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冊“耳和聽覺”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深地理解與“耳和聽覺”相關的知識點,筆者指引學生做了一個自主實驗——“做個土電話”。其實,就是讓學生利用兩個一次性紙杯和一段線制作一個“電話”。通過這個自主實驗,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還懂得了簡易電話的工作原理。
由此可見,拓展課程之自主實驗不僅能夠進一步拓展教材教學內容,還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學知識源自實際生活,實際生活蘊含科學知識。科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彼此聯系、密不可分。巧妙利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睂W生從課本中學到的科學知識大多數是一些理論知識。學生要想在實際生活中靈活自如地運用這些知識,還需要他們從實踐過程中不斷地積累豐富的經驗。事實上,自主實驗就是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積累豐富經驗的一個過程。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下冊中的一部分內容。在學習完這部分內容之后,筆者讓學生利用手電筒、鋁箔紙和平面鏡做了一個自主實驗。通過讓學生完成這個自主實驗,學生將“光的反射”這一科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照鏡子”等自然而然地聯系了起來。
由此可見,拓展課程之自主實驗是連接科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一座橋梁,能夠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自如地運用科學知識積累豐富的經驗。
科學的思維能力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學生在自主實驗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困難等。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實驗,學生必須要想方設法解決相關問題和克服相關困難。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他們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
鑒于此,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立足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適度地拓展課程教學內容,指引學生進行自主實驗,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
大可樂瓶、橡皮塞、打氣筒、打氣針和錐子是自主實驗“制作水火箭”的所需材料。學生在進行這個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會遇到火箭不能夠成功上天等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讓火箭成功上天,學生必須要充分利用所學習的“力學”知識對實驗環節進行不斷的優化。在學生不斷優化實驗環節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培養。
學生在順利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地培養了自己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由此可見,拓展課程之自主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的廣闊平臺。
綜上所述,初中科學拓展課程之自主實驗是一條貫通課內與課外的重要渠道。通過自主實驗,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自主實驗是一座連接知識與生活的橋梁。通過自主實驗,學生不僅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還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自主實驗是一個培養思維與能力的平臺。通過自主實驗,學生不僅可以形成科學的思維,還可以形成探究的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科學教師要依托拓展課程之自主實驗,著實培養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切實提升初中科學課程的教學效率。
[1]葉永強.初中科學課程中開展課外拓展實驗的探索[J].求知導刊,2017(30):108-109.
[2]胡曉麗.芻議初中科學拓展性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6(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