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分層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形式,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初中體育教學也進行了創新和提升,許多教師積極地投入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還是產生了一系列問題,總的來說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師受到以往教學理念的影響,已然采取以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分層教學在實際開展華而不實,缺乏實際性,分層缺乏依據,造成分層教學的錯誤推進。
研究表明,分層教學的應用有助于減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因為這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模式,符合不同水平學生的自然發展規律,能夠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相輔相成,共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自身設定的目標。分層教學能夠依據學生的客觀事實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但不是將學生進行好壞的區分,是對學生充分尊重的體現,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學生的長處,加強體育素質。同時分層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訓練學習,不會因為起點不同造成過大的壓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發現自己的體育特長。最終提高體育課堂效率。
分層教學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層次分明但又相輔相成,可以進行班級內部的分層,還可以采用班級分層模式,例如,可以將喜歡球類運動的同學分到一起,或是喜歡田徑運動的同學分到一起,這樣在班級管理上也方便,減輕教師和學生的壓力,使其專心地進行專項訓練。
體育教學關乎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健康成長,因此,在實施體育分層教學時,教師應該周全考慮大局,結合自身班級實際情況,不能盲目地實施分層教學,仔細研討是否值得開展、如何有效開展分層教學,在做足了基本的準備和驗證討論過后,再制訂詳細的教育原則,要時刻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基本理念,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綜合素質為核心目標。
在分層模式上要多方面考慮,可以實行多級分層,高層次可以選取一些身體素質較強、熱愛運動、性格開朗的學生;中層可以考慮將喜歡體育運動,但缺乏專業性指導的學生;下層的包括適應能力、基礎能力較弱,需要教師耐心培養的學們生。總之,分層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拉開差距,而是要減小差異,共同進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對癥下藥才能更好地發揮分層教學的作用。
體育教學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門重要課程,而教師正是學生的主要引導者,關乎學生的發展方向,因此,在現代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思想,加強自身的專業修養提升,從多方面多角度下手,要加快創新教學模式,制訂符合各層次同學需求的課程體系,認真聽取學生意見和建議,尊重同學們的選擇,要充分發揮個人魅力,將幽默風趣的風格帶給學生,課堂教學時要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努力推進傳統教學理念與分層教學方法的融合,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成熟教學經驗,早日提升初中生的體育素質。
教學評價體系往往能真實地反映出一個學生的整體能力水平,然而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中,更多的是采取應試教育模式,以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為主,實行“一刀切”的評價模式,這樣不能充分完整地體現一名學生的體育水平,不利于激勵學生上進心的培養。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評價體系上與教學模式上進行對接,實行分層教學評價。例如,針對高層次的學生,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要積極鼓勵他們,勇于挑戰更高的難度,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對于中層次的學生而言,教師應該正確引導訓練方向,不斷地進行提高,減少失誤的產生。而針對低層次的同學,重點應該放在對學生基礎運動要領的耐心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鼓勵學生,增強自信心。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中應該得到廣泛應用,研究表明,分層教學是成功的,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開展并運用分層教學。
[1]李長山.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18):104.
[2]楊曉云.初中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的科學性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