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育武
(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陽安中學)
教師工作的重點是教學工作,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何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核心地位,從而構建高中數學有效性課堂?在筆者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構建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在實際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新知識,教師可以適當創設問題情境,依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為其營造出一種平等、互動的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地開展學習活動。學生在情境中學習,通過觀察、思考和嘗試自然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從而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情境教學法能夠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把過渡性問題轉化成一般性問題,激發他們內心的探究欲。
在講授“隨機事件的概率”時,筆者拿出了一枚硬幣,問道:“如果我拋擲硬幣的次數相同,那么出現正面朝上的次數會相同嗎?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如果我拋了不同次數的硬幣,那么硬幣正面朝上的次數是否相同呢?”學生們小聲探討、議論紛紛,他們推測得出:“這些情況都是不一定的,硬幣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也都是隨機的。”筆者又問道:“有的人在生活中會買彩票,實際彩票中獎率大約是一萬分之一,那么大家買一萬張彩票會不會肯定中獎呢?”有的人回答是一定,有的則說不一定。根據學生的回答,筆者說道:“這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通過聯系生活的情境設計,筆者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運用數學思維來抓住生活中的實例,從而使其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理性思考。
在實際教學中,良好的反饋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師生、生生之間沒有有效互動,學生就會在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中進行學習,教師也不會了解到學生的薄弱環節,從而導致低效率的教學結果。在有效的互動中,師生之間可以達到傳遞知識與反饋的效果,從而使教學目標順利向前推進,幫助學生活躍自己的思維,最終形成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同時,教師可以尋找課堂“小教師”,通過學生之間相互講解、質疑來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進一步提升彼此之間的感情。
在講解“直線的方程”時,筆者問道:“大家都閱讀了課本,本部分都闡述了哪些概念,你是如何理解的?”學生說:“直線方程的概念,但是其中有兩點必須注意,一是直線上點的坐標均為方程解,二是以方程解為坐標的點都坐落于直線上,這兩點要同時成立。”這時,有的學生發現有的方程不一定是函數,并舉例說:“如x=2。”筆者說道:“大家的發現很好,使用函數表示直線并不全面,但是用方程的話會更加全面。”在學生認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筆者與他們進行有效互動,圍繞概念的重點進行交流,鼓勵其大膽地發表獨立見解,層層深入地抓住問題的本質。通過師生互動,學生可以體會到概念的重要性,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當今社會是一個團隊至上的時代,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密切協作。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數學未知問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通過探究活動,學生能夠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與他人碰撞不同的數學思維,從而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吸取他人的優秀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團隊協作能力,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筆者在講解“數列的表示方法”前,問道:“大家回想一下,如果我們類比函數的表示方法,把數列作為一個特殊函數,那么它有哪些表示方法?”學生回答道:“解析式法、列表法、遞推法等等。”筆者說道:“數列是特殊的函數,那么它的通項公式也是較為特殊的解析式,類比函數的表示方法,我們也可用列表法和圖象法來表示,請大家以小組形式對此進行探究。”于是,各個小組紛紛行動起來,運用圖象法和列表法觀察項數之間的區別。隨后,筆者問道:“圖象法和列表法都分別有哪些優點?”有位學生代表說:“圖象法能夠直觀清晰地表達出數列項數的變化趨勢,列表法則能夠不需計算就能看出項與項之間的關系。”緊接著,筆者展示了一幅正三角形鋼管堆放圖片,說道:“大家用遞推法來嘗試寫下數列的通項公式,在推導的時候,可以嘗試尋找自上而下或上下層之間的關系,看能不能找到相應的規律?”筆者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推導和小組探究,使他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數列知識的應用,從而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廣大數學教師應當注重從情境教學、師生互動、引導探究等方面開展工作,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整體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從而進行有效性教學工作。
[1]蘇金福.談高中數學課堂如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9).
[2]杜斌.論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