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帆
(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太浮鎮陳二鋪小學,湖南 常德)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在課程性質中提出明確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對于身心健康尚未成熟,可塑性高的初中生而言,培養對學習的興趣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對于剛剛接觸的英語而言,培養同學們的英語閱讀興趣,將學習英語融入每一名同學的日常生活中更為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當他們對一件事情產生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并且自主研究和探索,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課前引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每一次上課之前,老師根據學生英語閱讀的情況,通過提問題、設懸念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回顧和熟悉所看文章的內容,從而進一步加深印象,讓作品的內容更加容易掌握,這也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比如在上七年級下冊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時,老師并不直接教學生課文的內容,而是先提問:“What time do you go to bed?”“What time do youget up?”“What do you do before go to school?”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讓思維提前進入一種閱讀的情境,而且有的學生也會想為什么老師會問這些問題,從而就會產生挖掘問題的興趣。然后老師提問:“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How do you get there?”此時學生就明白了老師要講的內容。老師通過種引導,讓學生形成了一種整體的思維,為閱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授以人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真正的英語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如何有效閱讀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能夠培養閱讀興趣,更好地獨立完成閱讀。導讀就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教學方法,由于初中生對英語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還很有限,很多內容無法正確理解,所以老師要在課堂上順勢引導,通過導讀指導學生學會正確閱讀。
比如閱讀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時,老師先給學生講一下文章的大意,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了解,再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快速通讀一遍,并劃出不認識的生詞、短語和句子,同時老師板書“you were doing”“heard the news”“died”“was killed”等內容,老師挑出一個作為重點,教學生如何分析和掌握英語中的時態知識,然后再讓學生自行閱讀,檢查自己第一遍閱讀的效果,劃出所有的時態動詞和詞組。這樣學生有了明確的閱讀目標,也有相關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越來越有興趣,而且通過這種形式能讓學生有收獲的喜悅感,從而增強閱讀的信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設備也被廣泛地運用到中小學教學之中,它有著信息量大、直觀等優勢,能夠將閱讀的內容的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增加閱讀的趣味性。所以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解決傳統課堂枯燥乏味的問題,讓學生更快樂地進行閱讀。
比如八年級上冊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這一課主要講的是“jobs”,老師可在教學的時候先運用多媒體信息設備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并適時提問,比如出現大家都熟悉的姚明的照片時,老師問:“What’shisjob?”學生會回答“Abasketball player”,然后展示周杰倫的照片,學生會說“a singer”,然后老師陸續展示警察、公交司機、工程師、航天員、科學家、白領等不同的工作人員圖片,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屏幕上,思維也跟著圖片在不斷地運轉,在看完之后,再讓學生閱讀,便能輕松了解文章里所講的那些職業類型。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備讓課堂變得非常活躍,讓英語內容變得非常直觀,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雖然有不認識的生詞,但是可以根據圖片來理解它的意思,這樣便能夠輕松閱讀下去。
總之,初中生處于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一方面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且將大量精力都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另一方面,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英語閱讀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老師要讓學生意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通過課前引導、上課導讀等方式,引導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并運用多媒體設備等工具讓閱讀變得更加有趣,讓學生喜歡上閱讀、會閱讀,從而提升閱讀水平和英語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