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繼軍
(甘肅省武山縣第三高級中學,甘肅 武山)
孝道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基本要素,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情懷的感情基礎和道德基礎。我們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面對這樣的情況,怎么解決好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將是21世紀我們國家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之一。但是,近些年來由于外來思想的影響,市場經濟潮流的沖擊,會有那么一些人方向迷失,心理不平衡,道德滑坡。出現很多不好的現象,如“敬錢不敬老”“敬權不敬老”“敬小不敬老”,還有的人不僅不贍養老人,還“刮老”“啃老”“砍老”,搶占老人的財產,干涉老人的生活自由,把老人當作“包袱”“累贅”。
學校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立德樹人,德育的主陣地為思想政治課。根據教學內容恰如其分地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能夠實現的,這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也是貫徹落實《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的需要。課程標準對學生在德育方面有明確的要求,表述為:“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度;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
在高中政治的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只要拓展引申,便能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及對公民層面的要求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再比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我在高二政治《生活與哲學》第九課第二框“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教學中靈活運用探究性材料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探究性材料:“魯國的大夫孟懿子問孝,他說:‘無違?!贿`背禮儀就是孝。孟武伯問孝,他說:‘父母唯其疾之憂?!改缸顡暮⒆由?,保持自身的健康就是孝。弟子子游問孝,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的關鍵是敬,而不是簡單地養活父母。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在父母面前經常保持愉悅的容顏就是孝?!蔽覈呵锬┢趥ゴ蟮乃枷爰液徒逃铱鬃?,創建了儒家學派。對不同人所問的同一個問題,孔子往往會有不同的回答,將他的教育思想和仁義的思想滲透其中。就本框內容來說,課本選用這一材料主要是為讓學生理解矛盾的特殊性及其對應的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在教學中對這一材料進行拓展引申,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人們把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作為子女,要尊敬父母,而不能輕易地違背父母的意愿;在父母面前要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并時常逗父母開心;要給父母一定的生活來源,滿足父母一定的生活需求;如果長期在外求學、工作,要保持自身的健康,要讓父母少操心,并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常回家看看,并盡可能地多陪陪父母;要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人。
青年學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踐行者。首先,要深刻認識孝道文化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孝敬自己父母,孝敬自己兄長;要心懷感恩之心,去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遇見,感恩大自然,感恩社會,感恩新時代;讓愛充滿世界,讓真誠、善良和美好充滿社會,讓大家都生活在和諧溫馨的環境之中。其次,要孝行天下,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明白青年人要肩負的社會責任,好好讀書,為建設家鄉、為報效祖國和人民、為中華的崛起而努力,將孝道文化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
總而言之,我們高中的政治課本中有很多較典型的探究性材料,我們可以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它們,深挖教材。在讓學生理解課本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進行教育,將政治課思想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使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學生終身發展的思想政治素質,為和諧社會的構建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