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的推出,行政復議調解制度越來越受相關法律人士的關注。它作為一種調解結案的新方式,對于促使爭議雙方達成共同意見,成功解決爭議問題,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在概述行政復議調解制度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的價值,并指出了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的具體實施程序,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行政復議調解制度;內涵與特征;價值;具體實施程序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2-0183-01
作者簡介:李金蔚(1997-),遼寧凌源人,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2015級本科生。
現階段,隨著我國和諧社會的發展,行政復議制度的適用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為此,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在立法上正式確立了行政復議調解制度。這也標志著利用調解手段,解決行政爭議問題,成為合法的正規渠道。
一、行政復議調解的內涵與特征
行政復議調解一般是指在行政復議過程中,依據行政復議機關的相關決定或者案件當事方的申請,在查清事實、明確責任的基礎上,行政復議機關召集案件雙方當事人進行的協商活動。目的是就爭議問題達成共同意見,成功解決爭議事件。它對于有效解決行政爭議,確保社會穩定,具有重大作用。行政復議調解制度自身具有三方面的顯著特征。第一,主體特征。行政復議調解的主體由兩部分構成即行政復議機構與行政復議案件的雙方當事人。第二,時間特征。行政復議調解有相對明確的時間范圍,即只有當行政復議案件處于審查階段時,行政復議調解才合法有效。第三,適用條件。只有當行政復議案件偵查清楚,相關責任明確后,才可進行行政復議調解工作,以此作為一種結案方式[1]。
二、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行政復議機關的工作效率
我國新實施的《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將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納入正規的行政復議體制,這樣就意味著行政政復議機關可以通過調解手段,將更多的行政爭議,化解在行政復議審查過程中。從而明顯降低了行政復議案件當事人和行政復議機關的人力物力消耗,提升了行政復議機關的工作效率。而通過行政復議調解方式達成的共識和協議,案件雙方當事人也更愿接受與自覺履行。這樣防止了行政爭議訴訟到司法階段,節約了國家的司法資源。
(二)有助于增強行政復議程序的公正性
行政復議調解制度實施的目的是正確解決行政復議案件,確保社會公正。行政復議調解是以案件雙方當事人平等、自愿、同意為基礎前提的,這就有效確保了調解方式的正當性和調解結果的公正性。避免了行政復議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在調解過程中被再次侵害。
(三)有助于靈活地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
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的確立既明確了利用調解手段解決行政爭端的合法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法律規范的靈活性。它能夠依據復議案件雙方當事人的具體狀況和不同要求,靈活進行協商。這是擁有強制性的法律規范與擁有客觀性的實案件際狀況完善融合的良好結果。在行政復議調解過程中,法律規范一直是把控調解行為的基礎和核心,行政復議機構和行政復議案件雙方當事人都必須在法律規范許可范圍內活動,但又可靈活地根據自已的意愿,平等協商,達成共識[2]。
三、行政復議調解制度具體實施程序
(一)做好案件調查工作
在行政復議調解前,相關的調解人員必須通過仔細查看案卷、親自勘查案發現場、詢問相關證人,調查清楚案件的基本情況,對整個案件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科學調解意見。
(二)舉行好調解會議
在調解人員提出相應的調解意見后,如果行政復議案件雙方當事件人都不存在異議,這時行政復議機關就可以召集行政復議案件雙方當事人參加協調會議。從而給案件雙方當事人一個平等的自我表述機會。同時在會議上行政復議調解人員應仔細記錄雙方當事件的表述與述求,搜集相關證據,會后再次進行證據核實。
(三)正確判斷實際案情
在核實相關證據后,行政復議機構就應該組織本部門人員召開案情探討會,對于一些復雜的案情還應該邀請相關專家參與研討。目的是科學分析案件原因,正確判斷出實際案情,研究出解決爭議的最佳方式。
(四)提出科學的調解方案
正確判斷完案情后,行政復議機關就可給出相應的調解方案。再次召開調解會議,努力說服案件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3]。
(五)簽訂行政復議調解協議
在爭議雙方達成共識后,雙方當事件人要簽訂一式三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復議調解協議,作為雙方當事人達到一致意見的書面憑證。它約束著案件雙方當事人不得就協議內容反悔。此后,行政復議調解申請人應該及時撤回相關的行政復議申請,同時行政復議機關也終止行政復議。
四、結語
綜上所述,行政復議調解制度是行政復議機關依據案件實際情況,組織行政復議案件雙方當事人進行的協商活動,它對于提升行政復議機關的工作效率,增強行政復議程序的公正性與法律規范的靈活性等具有重要作用,而行政復議制度必須依據相關程序,逐步實施,才能促使雙方平等、自愿的達成共識,最終成功解決爭議案件。
[參考文獻]
[1]宿丹萍.淺析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的缺陷與完善[J].法制博覽,2016(3):183.
[2]賈艷煥.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
[3]楊雪.新公共行政視角下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