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菲
摘要 目的:探討基層醫院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的情況。方法:分析某基層醫院2014-2015年的國家基本藥物使用情況。結果:該院2014、2015年在用的國家基本藥物種類分別為269種和262種,其覆蓋率分別為51.24%與49.90%。2014-2015年,該院中成藥類國家基本藥物與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類藥的使用金額處在前3位。2015年,抗菌類國家基本藥物的使用金額呈大幅度下降趨勢。結論:該院國家基本藥物的使用情況距我國醫學部門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相當一部分價格偏低的藥物尚未在該院得到使用。建議適當增加各類國家基本藥物的使用量。
關鍵詞 基層醫院;國家基本藥物;中成藥
根據我國“十二五”醫改規劃和近幾年來的醫療工作安排以及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實行動態管理的原則,2013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版)》正式發布。其中,中成藥約210種,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約320種,共計約530種。此外,還額外增加了適用于特殊人群的藥物。在進一步推動我國醫改發展的同時鞏固我國基本藥物制度,進一步加快醫藥科技的創新發展速度。本文就某基層醫院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利用醫院信息系統中的“藥品綜合查詢”以及其他相關輔助程序查詢2014-2015年度某公立基層醫院國家基本藥物的使用情況。根據我國醫學相關文件規定對其進行分類,充分利用Excel表格等工具對其金額以及所占比重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基本藥物使用現狀概述:該院2014年在用國家基本藥物品種數占2012版目錄品種數的比重為50.38%;該院2015年在用國家基本藥物品種數占2012版目錄品種數的比重為50.38%。該院2014年和2015年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品種的詳細情況,見表1。
另外,該院2014年在用國家基本藥物使用總金額占全院全年藥品使用總金額的14.17%;2015年在用國家基本藥物使用總金額占全院全年藥品使用總金額的13.10%。兩年數據基本穩定,且2015年金額有所下降,均未達到我國衛生部門的相關要求(>15.00%),但較2009年的數據,還是取得了很大進步。綜合分析來看,2012版目錄在2009版目錄的基礎上擴大了藥物范圍,額外增加了終末期腎病、白血病以及血友病等重大疾病的相關治療藥物,使得該院在用國家基本藥物的比重逐步上升。據我國醫學相關規定對該院正在使用的國家基本藥物進行分類和金額排序的實際情況可知,2014年該院調節酸堿平衡藥、抗菌藥以及中成藥的使用金額為前3位;2015年該院中成藥類、激素及影響內分泌藥以及調節水、電解質藥物使用金額排前3位。
化學和生物類藥品使用情況:該院化學和生物類國家基本藥物中,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藥臨床基礎用藥不僅使用量大、覆蓋面廣,且在運輸、存儲以及使用的過程中不易被損毀,因此單價比用玻璃材質儲存的藥品貴了5倍左右,亦是導致使用金額過高的最主要原因。2014年時,抗菌藥使用金額排列第2位,但2015年時排位驟降了5位。其降低原因與該院于2015年進行的抗菌藥物整治工作息息相關。在這兩年內,激素及影響內分泌藥均處于在前3位,究其原因,與糖尿病的高發病率以及需終身用藥有很大關聯。
討論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制定與推行,要求我國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按相關規定進行使用,力求逐步實現提升國家基本藥物品種覆蓋率的目標。
與綜合性醫院相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各方面更為復雜,而2012版目錄恰好是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頒布的,但也不可能全面涵蓋和滿足各個地區多種多樣的特異性疾病和地方病的所有治療需求。除此之外,相當一部分在該目錄中記載的臨床療效較好的藥物由于價格低廉,且扣除成本后藥品生產廠商能夠得到的經濟利益較少,使得其被迫停產,從而導致該類藥在市場上難以大量被購買。因此,建議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根據市場經濟的綜合需求情況對該類廠家適當予以一些經濟補貼或推行相關利于生產的政策,予以該類生產廠商一定的支持和鼓勵,確保國家基本藥物的供應來源。
綜合本文研究可知,在健康與醫療需求相結合的基礎上,嚴格按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要求和臨床實際需求對各醫療衛生機構用藥品種進行科學調整,可進一步推動國家基本藥物使用的開展,促進臨床用藥的合理化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