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鵬
摘要 目的:探討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病原菌部位與多藥耐藥菌感染狀況。方法:收治神經內科感染患者193例,按時間順序分為3組,對其病原菌感染部位和多藥耐藥菌感染狀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3組患者中,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居多(P<0.05);研究組2和研究組3多藥耐藥菌占比明顯比研究組1高(P<0.05)。結論: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病原菌感染部位中肺部較多,多藥耐藥菌感染出現了增加趨勢,應該充分關注。
關鍵詞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病原菌感染;多藥耐藥菌感染
為研究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病原菌特點以及多藥耐藥菌感染狀況,選取我院收治的193例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2月從我院神經內科感染患者中選取62例作為研究組1,2015年3月-2016年2月神經內科感染患者中選取65例作為研究組2,2016年3-月2017年2月神經內科感染患者中選取66例作為研究組3。研究組1中,男32例(51.61%),女30例(48.39%);年齡24~70歲,平均(53.12±4.17)歲。研究組2中,男33例(50.77%),女32例(49.23%);年齡23~72歲,平均(53.78±4.21)歲。研究組3中,男34例(51.52%),女32例(48.48);年齡24~72歲,平均(54.02±3.69)歲。3組在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強。
細菌鑒定、藥敏試驗:標本接種血平板,細菌分離培養,使用PhoenixSpec濁度計來制作0.5~0.6麥氏單位菌液,將25μL菌液轉移到藥敏肉湯管,再把AST顯色劑滴入。把菌液接種到革蘭陰性鑒定或藥敏板中,放置到一起中進行連續監測。藥敏板,儀器:PhoenixTM-100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系統以及Bactec9240血培養儀,Walk away96鑒定與藥敏儀。
評價指標:對3組患者的痰液、引流液、尿液、膿液以及血液的標本開展細菌鑒定以及藥敏實驗,對患者病原菌感染部位和多藥耐藥菌感染情況進行對比。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用n(%)表示計數資料,同時通過x2進行相應檢測;用(x±s)表示計量資料,同時通過£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3組感染部位對比:3組患者中,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居多,且明顯比其他感染部位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組多藥耐藥菌感染狀況對比:研究組2和研究組3多耐藥菌所占比例明顯比研究組1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在臨床上,神經內科疾病大多是腦血管病變、神經變性疾病以及周圍神經病變等,患者各類基礎疾病較多,病情十分危重,大多開展侵入性操作。因此,和其他內科相比,神經內科患者出現醫院感染情況相對要多。特別是近些年來,抗菌藥物多藥耐藥菌問題逐漸突出,使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的控制及預防難度大大提高。相關研究表明,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率一般介于5.02%~12.50%,其中大多是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等,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有的神經內科患者行氣管切開,意識出現障礙等讓患者的呼吸道纖毛以及黏膜等失去了屏障保護等功能,若保護措施不到位,容易出現交叉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留置導尿是一種侵入性操作,神經內科患者免疫力較差,且容易出現多藥耐藥菌,因此也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細菌之一。所以,應該對神經內科感染病原菌感染特點進行研究,以促進醫院感染率的降低。
本次研究中對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病原菌特點與多藥耐藥菌感染進行探討,結果發現,3組患者中,感染部位以肺部居多,且明顯比其他感染部位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2和研究組3多藥耐藥菌所占比例明顯比研究組1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病原菌感染部位中肺部較多,多藥耐藥菌感染出現了增加趨勢,應該充分關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