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
摘要 目的:探討血β2微球蛋白聯合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在早期腎損傷中的意義。方法:收治早期腎損傷患者150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15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血β2微球蛋白和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結果:觀察組血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均比對照組高,且血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陽性率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血β2微球蛋白聯合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在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意義較大,為評價疾病可靠性指標,據此在疾病早期積極采取有效防治舉措,促進患者預后改善。
關鍵詞 早期腎損傷;視黃醇結合蛋白;血β2微球蛋白
腎臟損傷為臨床常見的病理生理過程。多種疾病均會引起機體腎臟功能損傷,且腎功能的受累程度對病程和患者遠期預后具有直接決定作用,因此選擇可靠指標檢測早期腎損傷至關重要。本文對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腎損傷患者150例和同期健康體檢者150例應用血β2微球蛋白聯合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加以分析,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早期腎損傷患者150例作為觀察組,男80例,女70例;年齡21~70歲,平均(43.36±2.21)歲;疾病類型為慢性腎衰竭52例,糖尿病腎病75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3例。另選取本院同期健康體檢者150例作為對照組,男79例,女71例;年齡22~70歲,平均(43.38±2.23)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方案均得到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研究對象均自愿簽署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將存在精神障礙與合并肝、心功能嚴重不全者排除。
檢驗方法:對兩組血β2微球蛋白和視黃醇結合蛋白指標進行檢測。于受檢者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5 mL靜脈血,以3 500 r/min進行離心,收集血清,將其放在2~8℃冰箱中保存待測,借助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方法,選擇由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提供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00對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和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加以測定,試劑盒均為其配套試劑。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血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水平和兩者檢測陽性率。
統計學方法:數據借用SPSS 21.0軟件分析,借助(x±s)反映正態計量資料,用£檢驗對比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情況,借助n(%)反映正態計數資料,用x2檢驗對比計數資料情況,P<0.05表示兩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血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比較:觀察組血β2微球蛋白和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兩組血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陽性率對比:觀察組血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陽性率分別為51.33%(77/150)、61.33%(92/1501;對照組分別為24.67%(37/150)、42.67%(64/150),觀察組兩項指標檢測陽性率均較對照組高(P<0.05)。
討論
考慮早期腎損傷者相關癥狀與臨床表現不明顯,不易被診斷,臨床一般選擇免疫球蛋白、轉鐵蛋白、微量清蛋白等指標進行檢測,但敏感性較低,無法及時診斷。近年來,伴隨國內外研究的不斷深入,β2微球蛋白和視黃醇結合蛋白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檢測中,且聯合檢測價值更高。為探討早期腎損傷臨床可靠的診斷方法,本研究對本院選取的150例患者和同期健康體檢者150例的血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指標進行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腎損傷中應用血β2微球蛋白聯合視黃醇結合蛋白進行檢驗具有較高價值,臨床可根據此兩項指標檢測水平與陽性率判斷患者腎損傷狀況。β2微球蛋白為由多形核白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產生的小分子型球蛋白,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與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升高均能夠反映機體腎小球濾過負荷增加或者濾過功能的受損情況,臨床可將此兩項指標作為腎小管與腎小球病變敏感性指標。β2微球蛋白用于腎小管的功能及完整性判斷;視黃醇結合蛋白作為早期腎損傷病情判斷及防治依據。關于本研究患者應用血β2微球蛋白聯合視黃醇結合蛋白檢驗的實際價值,限于受樣本例數、時間等因素影響,需臨床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臨床對于早期腎損傷應用血β2微球蛋白聯合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具較大的臨床意義,為評價疾病的可靠性指標,能夠為疾病盡早采取有效預防和治療舉措提供依據,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病情和促進其預后改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