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國
一、課標卷作文命題特點
高考語文全國卷2015年作文命題有了局部的變化,命題者有意識地在多角度材料中,提出指令性任務,即在材料之后對考生進行了導引性的指令,要求考生必須做什么。這就是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譬如2015年全國I卷作文題要求就以上的事件的看法“給小陳、老陳或其它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全國卷作文要求考生在“這三人(大李、老王、小劉)”中,在“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的基礎上寫出誰“更具風采”。
2016年,作文在沿承2015年“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形式的基礎上,在語料上又動了腦筋,摒棄了“高大上”,從小口徑切入。譬如全國Ⅱ卷作文:“對于中學生來說,語文素養的提升主要有三條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根據材料,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比較上述三條途經,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材料直接指向提升語文素養的途徑和意義,關注考生的語文學習體會,體現出對母語學習的重視。2017年全國卷作文,較之前兩年任務指令富于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思辨,對考生的要求更高了。如Ⅱ卷作文在羅列古今六個經典名句后提出要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試題指令中明確要求考生“合理引用”二三名句,隱含了“文化傳承不應只是靜態記憶”的判斷。試題中的“引用”指令,是近年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中普遍使用的要求,在這里卻暗含了文化傳承與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豐富期待,導向及示范效應非常顯著。
二、審題立意
在審題要求上,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學生先讀懂材料,在此基礎上按照任務指令作文。在材料引發考生思考、激發考生寫作欲望的基礎上,通過增加任務型指令,著力發揮試題引導寫作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使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
任務驅動型作文材料取材于真實的社會事件,貼近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審題難度適中,立意空間大,材料本身有不同維度的討論空間,不同類型的考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認識理解自主選擇立意。這要求考生能夠對給出的事件進行個性化的思考,明確自己的觀點,表達真情實感,避免宿構和空談。譬如2016年的全國I卷作文,研讀漫畫,綜合兩個孩子的情況和“吻痕”與“掌印”的寓意,可從整體上立意為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嚴格的要求與嚴厲的責罰固然必要,但對孩子的進步,要多鼓勵肯定,尤其不能苛求完美。2016年的全國Ⅱ卷作文,要重點從語文素養如何形成的角度思考和切入。就題目本身而言,這點看似容易,其實有一定難度,因為學生雖沉浸于“素養”之中,也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卻并不一定關注和思考過語文素養是“怎么來”的問題,但命題人體現出了很好的人文關懷,提供了核心素養的形成渠道——課堂有效學習、課外大量閱讀、社會實踐共三個方面,從而降低了難度。讓考生“比較”三種途徑,既是要求,其實更是提醒,最簡明的辦法是選擇其中之一,直接立意闡述。2017年的全國I卷作文,從所給的十二個“中國關鍵詞”中,按照“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的指令搭配組合,可有多項立意。全國Ⅱ卷作文,可結合自己的感觸與思考,對六個名句的相關內涵或生發出來的新意進行審視,自主組合并生發出各種新的含意,以古鑒今,古為今用,激活名句的內在生命力,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個人、社會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既繼承傳統,又超越傳統,對個人、國家、社會或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思考,探討如何全面提升個人的人格境界,探究堅持自我與社會擔當的關系,表現人生感悟和家國情懷等等。
三、文體選擇
在文體選擇方面,任務驅動型作文明顯增強了寫作的針對性,它要求考生以材料內涵為核心,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推動行文,其任務語為“你怎么看”“表明態度”“闡述看法”“參與討論”“做出你的權衡與選擇”等。在這種情況下,考生理應寫成議論文。但是,也有應用文的體式提示的,如要求考生給指定的對象寫信、在某個場合發表演講、參加某場辯論、提建議等,在這種情況下,考生應采用“應用文的格式+議論文的行文思路”的策略應對,切勿手足無措,推翻已有的文體寫作經驗,另立爐灶,寫出四不像的文章。
四、拓展深化
關于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寫作,考生可能有一種誤解——既然給出的任務是就事論事,那就是說不能再用其他材料了。這種認識大錯特錯。任務型作文命題者對立意范圍本就加大了限制,如果一直翻來覆去地就事論事,干巴巴的湊字數,文章就會顯得內容單調,味同嚼蠟,與縱深度好、拓展面廣的亮點失之交臂。在寫作時還得聯系類似的素材進行類比、拓展、輻射,以強化文章的廣度和深度,透視事件背后的情、理、法等核心思想。如2016年的全國I卷作文,寫作時可以聯系社會現實,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予以拓展和深化對當今中國的社會狀況,我們要持理性的態度,多看到進步與發展,多肯定鼓勵這些進步與發展,而不能偏頗地苛求完美,不允許存在不足。當然這應該是最深刻的立意,可能是命題人所期盼的效果。所以,豐富的事例,哲理性的名言,依然是寫好這種文章的法寶;旁征博引、說理透徹、見解深刻依然是高考作文寫作的要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