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妍
【摘要】通過文獻搜集,篩選出近年來關于硬皮病中醫證治規律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報道并分析其中醫證型和治療規律。文獻分析發現,陽虛寒凝證、痰瘀絡脈證、氣血不足證均為臨床中較常見的證型,其標為寒凝和血瘀,其治法以溫陽散寒及化瘀通絡貫穿疾病始末,為硬皮病的中醫證治規律研究提供思路。
【關鍵詞】硬皮病;證治規律;綜述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硬皮病以患者出現皮膚炎癥、變性、纖維化繼而硬化、萎縮等皮膚損害為標志性表現,能并發多器官功能障礙,屬于風濕免疫系統疾病中較為頑固兇險的一種。目前國內學者大多在祖國醫學“皮痹”的范疇對硬皮病的個別證型及治療做過初步探討,但未就硬皮病的中醫證治規律獨立進行系統性分析。筆者匯總并分析近年來關于硬皮病中醫治療方面的報道,試圖整理出硬皮病的中醫證治規律的初步思路。
1 硬皮病中醫病因病機研究進展
付新利[1]根據硬皮病患者中最早期的表現往往是雷諾現象,認為皮痹病屬氣血、脾腎,若內外因致使臟腑功能虛衰,氣血生化無源,氣虛則血運不暢,血滯則脈絡瘀阻,四肢指(趾)端失于氣血溫煦、濡養而肌膚麻木,皮色蒼白,指(趾)端發涼,加之風寒濕等外邪侵襲,邪氣壅遏氣機,氣滯津凝血停為痰瘀,氣虛無力也致痰瘀凝滯。
錢先[2]從本病發病時皮毛會出現憔悴枯槁、肌表不固等癥狀,根據肺合皮毛,認為肺虛是主要病因,若肺氣虧虛不能輸精于衛表,或又因肺朝百脈,助心行血,肺氣虧虛會影響血的生成,致使腠理失于溫潤滋養,甚至血行不暢導致瘀血內阻,內臟組織失榮受損。
王玉璽[3]教授不僅在臟腑的角度指出硬皮病與肺、脾、腎三臟聯系密切,更從八綱的角度,認為本病證屬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且尤以為陽虛、寒盛為最;又從六淫的方面論述,外邪以寒邪為要,并見燥、濕二邪互化,其硬皮之疾,不外乎氣滯、血瘀、痰凝等病理因素共同作用,外損肌膚,內傷臟腑,諸證尤生。
2 辨證分型治療
范永升[4]教授認為硬皮病分為陽虛寒凝,肺脾不足,絡脈痹阻三型,①陽虛寒凝:病因腎陽虧虛,復感寒邪凝滯經絡肌腠,②肺脾不足:是因肺氣不足,水谷精微物質不能經宣發以潤澤肌膚,從而出現皮膚失潤硬化之癥,③絡脈痹阻:皮膚的榮潤離不開氣血的濡養,若瘀血阻于脈絡,皮膚失于濡養則硬化萎縮。
胡蔭奇[5]教授常把系統性硬皮病分4型辨證論治:①陽虛寒凝,脈絡痹阻:臨床表現為面、手腫脹發紫,晨起握拳受限,皮膚硬腫,按之無痕為特點。法以溫陽散寒,活血通絡。②脾腎陽虛,痰瘀痹阻:臨床表現以雷諾現象頻發,手指青紫,皮膚板硬,麻木不仁,關節僵硬、刺痛,活動不利為特點,法予健脾溫腎,滌痰活血。③氣血兩虛,瘀血痹阻:臨床表現以皮硬貼骨,活動不利,骨節肌肉疼痛,體瘦形槁為特點。法予補氣養血,祛瘀通絡。④熱毒內蘊,痰瘀痹阻:臨床表現以手足潰瘍、疼痛,皮膚硬腫發展迅速,關節腫痛,發熱,咳嗽,肌痛無力,身熱肢冷為特點,法予清熱解毒,化痰祛瘀。
周翠英[6]教授根據硬皮病皮膚病變“腫、硬、萎”的特點,分為5型辨證論治:①腎陽不足證:癥見初起皮膚腫脹、變硬,并見腰膝酸軟,四肢畏寒肢冷,毛發稀疏,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給予陽和湯加減溫陽散寒,扶助腎氣。②肝郁血瘀證:皮膚局限性或彌漫性變硬、萎縮,情緒波動或者遇冷癥狀加重,伴見情志郁悶,或自言自語,或脾氣暴躁。給予逍遙丸合桃紅四物湯加減疏肝解郁,養血通絡。③肺氣郁閉型:癥見皮膚局限性或者彌漫性皮色暗褐、發硬、萎縮為特點,皮無毳毛,郁閉無汗,易咳嗽咯痰,痰色稀白。給予麻黃湯合當歸四逆湯加減宣肺開閉,散寒通脈。④濕熱阻絡型:癥見皮膚肥厚、漫腫,呈淡黃色或黃褐色,皮紋消失繼而變硬,或伴有關節發熱、疼痛、紅腫。給予四妙勇安湯加減清熱解毒,利濕除痹。⑤寒痰凝滯型:癥見初起皮膚成片狀腫脹,光滑有澤,四肢畏寒肢冷。給予牽正散加減溫陽化痰,散寒軟堅。
3 討 論
總之,既往中醫家們多認為硬皮病應屬認為硬皮病的病機與肺、脾、腎三臟虧虛相關。一般認為“瘀”或“寒”為硬皮病的致病根本,而外邪入侵又為致病導火索。而近年來,硬皮病的病因病機理論基礎與臨床結合更為緊密,逐漸從僅詳于肺、脾二臟擴展至多臟腑共治,并在辨證中除臟腑、氣血論治以外更結合了八綱、六淫、絡病等學說的運用。其病因病機的進一步研究,不僅為闡明硬皮病這一復雜病癥的發生、發展提供思路,更為拓展其中醫辨證治療奠定理論基礎。通過文獻匯總分析研究發現此病本虛標實,由表及里的病機傳變在文獻中的概率最高,且陽虛寒凝證、痰瘀絡脈證、氣血不足證均為臨床中較常見的證型。
至此,在文獻研究方面得以對硬皮病的證治規律有了相當的認識,但并未對本病的中醫變證理論作出探討,另外基于臨床中醫各家學說及方藥選擇比較繁雜不一,下一步可對硬皮病的證治規律進行可靠的臨床對照試驗,以求甄別出臨床上卓有成效的中醫辨證論治方案,最終反饋并更好地指導于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解澤文,付新利.從脾腎失調論治硬皮病理論探微[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5):78-79.
[2] 董丹丹,陳劍梅,錢 先.補肺清瘀法治療硬皮病機制探討[J].江蘇中醫藥,2015,47(03):17-18.
[3] 安月鵬,王玉璽,李 琛.王玉璽教授辨治硬皮病經驗采擷[J].四川中醫,2018,36(04):1-3.
[4] 吳德鴻,李正富,范永升.范永升教授治療硬皮病經驗[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06):1990-1992.
[5] 王義軍.胡蔭奇教授辨治系統性硬皮病經驗[J].中醫藥導報,2017,23(20):50-5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