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峰
摘 要:金線蓮是我國傳統的珍貴藥材,該文綜述了金線蓮化學成分、組織培養外植體的選取、組織培養培養基的組分、生長的光照和溫度條件、產品開發及產業化發展等方面研究,同時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以期為金線蓮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線蓮;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 S567.239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4-0027-3
Abstract: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is a traditional precious medicinal material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the selection of tissue culture explants,the composition of tissue culture medium,the illumination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of growth,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This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n-depth study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Key words:Anoectochilus roxburghii;Research progress
金線蓮(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是蘭科開唇蘭屬植物的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因其葉脈呈金黃色而得名,是我國一種傳統的珍貴草藥,素有“金草”、“神草”、“藥之王”、“烏人參”的美譽,全草入藥,在民間治療范圍很廣。金線蓮主要分布于亞洲的日本、中國、印度等,在我國廣西、廣東、海南、四川、云南和貴州、福建、臺灣等均有分布,臺灣民眾及畬族等群眾將其當作補虛的滋補強壯品。金線蓮除藥用、食用外,還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室內觀葉珍品。隨著人民保健和消費需求水平的不斷提高,金線蓮作為悠久歷史的藥食兩用植物之一,有專家宣稱,將是下一個“冬蟲草”,市場份額可達到上千億元。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對金線蓮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筆者主要從金線蓮化學成分、組培外植體的選取、組培培養基的成分、生長的環境條件、產品開發及產業化發展方面進行了綜述。
1 金線蓮化學成分
研究發現,金線蓮富含糖類成分(多糖13.326%,低聚糖11.243%,還原糖9.73%)、?;撬?、強心甙類、酯類、生物堿、甾體、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1-6],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兩者的含量均高于國產西洋參和野山參,與?;撬帷⒍嗵穷惥哂锌顾ダ?、調節人體機體免疫的作用。劉潤東[7]通過分析不同來源金線蓮植株體內各營養成分,得出組培瓶苗植株的水分含量、維生素C、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最高,而灰分與總糖分含量則以野生植株最高,說明組培金線蓮與野生金線蓮的生長環境不同,其營養成分含量也不同,因此可根據不同需求來充分利用不同來源的金線蓮。肖開前等[8]通過改變光質、光照周期以及誘導期來調控福建金線蓮的主要化學成分,結果顯示,對總黃酮、槲皮素、異鼠李素和山柰酚的促成作用均表現為藍光大于黃光,紅光效果最差;光照周期14h/d時,其總黃酮、山柰酚、異鼠李素的含量均為最高值;接種1個月后進行誘導,其總黃酮及3個黃酮苷元的含量最高。
2 金線蓮組培外植體
多數研究者在研究金線蓮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時,采用金線蓮莖段作為外植體[9-13]。馮亦平等[14]研究表明,莖段經誘導可形成大量的叢生芽,誘導率達60%以上,培養周期也較短,適宜于規?;a,是作為金線蓮快繁外植體的最佳選擇;而金線蓮的葉片不適合作為其快繁的外植體,不宜用于規?;a,無法快速繁殖。
3 金線蓮組培培養基組分
劉偉和王牛柱[11]以金線蓮組培苗的莖段和頂芽為外植體進行了增殖培養,在光照時間12h/d,光照強度1200Lux,溫度(25±2)℃,pH值為5.8培養條件下比較了不同基本培養基、細胞分裂素、生長素、添加物等因素對金線蓮生長狀況的影響。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圍內6-BA/NAA激素比例越高,越有利于芽分化;在添加6-BA 2.0mg/L+NAA 0.2mg/L的MS培養基中,新增株數高達60;而在6-BA、NAA低濃度和沒有加激素的MS培養基中,金線蓮增殖很少甚至不增殖。劉潤東[7]在不同基本培養基中添加不同激素種類、濃度配比,對金線蓮外植體芽叢的誘導有不同的效果,各激素配比濃度越高,越不利于芽叢的分化;在添加6-BA1.0mg/L、NAA0.1mg/L、ZT0.02mg/L的MS培養基中,芽叢誘導率最高為95.92%;而在6-BA 0.3mg/L、NAA 0.03mg/L、ZT 0.01mg/L的MS培養基中,金線蓮莖、葉的分化與形成效果最好,芽徑增粗明顯,展開葉片多。王建明試驗結果表明[15],金線蓮外植體消毒處理以75%乙醇+0.1% HgCl浸泡處理8min效果較好;增殖繼代培養基以MS為基本培養基添加激素6-BA/2mg·L-1+NAA/0.5mg·L-1的處理效果最優;培養基中添加20%香蕉對于芽苗的增殖及壯苗的培養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液態培養基顯著優于半液態和固態培養基;原球莖增殖倍數高且增殖速度快,但培養出來的芽苗較弱小。
4 環境條件對金線蓮生長的影響
在植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中,如空氣(氧和二氧化碳)、光、熱、水和無機鹽(養料)等因素是植物生長的重要因子,對綠色植物的生存缺一不可。金線蓮喜陰涼、潮濕環境,要求溫度20℃~32℃,光照約為正常日照的1/3,忌陽光直射,對生態環境要求較高。就金線蓮而言,研究其組培中環境條件的影響,目前主要從光照和溫度2個方面進行研究,濕度對金線蓮組培影響的研究目前還未見報道。
4.1 光照 光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對植物的生長、形態建成、光合作用、物質代謝及基因表達均有調控作用。研究表明,光環境對金線蓮離體材料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大。陳裕等[16]從多點實地調查發現,蔭蔽度為60%~80%的小環境更適合野生金線蓮生長;吳坤林[17]研究光照強度對金線蓮組培苗生長的影響,得出在低光照時,金線蓮組培苗出現徒長、纖弱。這些報道均認為金線蓮為喜陰植物,最佳光照強度是2000~3000Lux,能耐受一定的低光照,過低的光照會使植物生長受影響,但沒有明確給出影響金線蓮生長的光照強度下限。在生產中,一般采用建遮蔭棚來調節光照強度,生產成本較高。近年有些地方開始嘗試利用自然條件,如林下、地溝等進行種植,以降低成本。確定金線蓮正常生長的光照強度下限及低光照對其生長的影響,將有利于利用棚外自然條件進行金線蓮人工栽培。陸祖正研究表明[18],光照強度400Lux是金線蓮能正常生長的最低光照強度。400Lux以上隨光照強度加大,金線蓮生長越健壯;低于400Lux金線蓮發育不正常,出現嚴重徒長、干重減少等現象。試驗發現,隨光照強度的減弱,金線蓮鮮重有所減少,但差異不顯著。試驗表明,在選擇栽培場地時,不能只為滿足濕度溫度條件而選擇過于陰暗、光照過低的地方,忽視了金線蓮對光照條件的要求。陰涼濕潤、光照強度不低于400Lux的環境仍可以選擇。也有試驗表明,低強度白光對金線蓮前期叢芽的誘導效果好,隨著光強度的增加,對芽誘導的抑制作用越明顯,特定波段的有色光對金線蓮試管苗的長高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與其它綠色植物不同,金線蓮其葉色紫紅略帶灰綠,并具有明顯的金色網紋,因此其對光環境的要求也不同于其它綠色植物,而目前金線蓮組培中的光環境控制卻和其他植物一樣,這可能是引發金線蓮組培過程中生長發育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4.2 溫度 目前,溫度對金線蓮影響方面的研究報道還比較少見,只有1篇有關溫度對金線蓮生理生化影響的研究。牛蓓等[19]研究發現,實驗溫度在10℃~35℃范圍內,隨溫度升高,金線蓮的相對電導率和丙二醛的含量先降后升,25℃時,金線蓮細胞膜脂過氧化程度小,膜通透性小,細胞內的電解質外滲少,細胞膜的損害度最小。在35℃時,相對電導率和丙二醛的含量大,說明35℃時膜脂過氧化程度大,損害程度大;以25℃過氧化酶活性最小,10℃活性較大,35℃活性最大;金線蓮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多糖含量隨溫度升高而先升后降,25℃處理均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5 金線蓮產業化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金線蓮的營養成分不斷被發現,人們保健意識也在逐漸增強,金線蓮的市場需求量正以相同的比例上升,近幾年,金線蓮產業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尤其以福建市場最為火熱。目前單以福建省計算,進行金線蓮生產和加工的公司就有30多家。金線蓮產業得到了福建省政府的大力扶植,被列為福建省十大重點種業創新與產業示范推廣工程之一。盡管生產企業和生產規模連年增加,但是金線蓮仍供不應求,導致金線蓮的價格也逐年飆升,因此金線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經濟效益。近年來,金線蓮組織培養和人工種植等技術瓶頸取得突破,作為一種高端的植物保健產品,人工種植的金線蓮市場火爆,產銷兩旺,然而處于發展初、中期的金線蓮產業出現了種植技術標準缺乏、深加工產品缺乏、質量標準與市場監管缺失等眾多問題。
6 金線蓮產品開發
對金線蓮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表明,金線蓮中含有的生物堿、氨基酸、糖類、皂苷、甾體、類黃酮、微量元素等化學成分可能對人體起到藥理作用。因此,許多地區都在開展金線蓮種源保護和產品開發工作,目前市場上金線蓮的產品有鮮品、干品和加工泡制茶3種類型,其中以干品為主。縱觀國內外研究,目前有關金線蓮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有關金線蓮保健產品開發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只有少數文獻報道。張賽男[20]2014年在超高壓輔助提取,并經超濾純化后得到金線蓮多糖的基礎上,以檸檬酸、白砂糖、蜂蜜為輔料,進行金線蓮多糖口服液制備工藝研究。王文成[21]2013年以金線蓮提取液量、紅茶提取液量、白砂糖添加量、檸檬酸添加量為因素,通過單因素分析和正交試驗來確定金線蓮保健型紅茶飲品的最佳調配工藝。也有研究證明,金線蓮膠囊有明顯抗糖尿作用,可治療II型糖尿病[22]。現今,由于缺少“新資源食品”和“藥食兩用”身份的認定,金線蓮產品形式單一且服用不便,只有煎煮和沖泡2種服用方式,無法進行深加工,金線蓮原草加工科技含量不高,既造成了藥源的浪費,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金線蓮的推廣。
7 問題與展望
近年來,許多科研工作者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試圖通過改善培養基組成和成分配比來縮短金線蓮組培中的繼代時間、提高根系質量和生根效率,但始終未能獲得實質性的突破[23-25]。隨著金線蓮規?;N植的擴大,有關金線蓮研究已成為世界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金線蓮化學成分分析、外植體篩選、培養基配方、激素配比及人工種子的生產、人工栽培條件等,但有關金線蓮對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溫度、濕度栽培基質、肥料等環境因子的要求都了解甚少,所以組培苗移栽到大田還存在困難,有關金線蓮產品深加工方面研究也有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吳青呂,中國本草原色圖譜[M].臺北:臺灣藥草出版,1984:43.
[2]何春年,王春蘭,郭順星,等.福建金線蓮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5,40(8):581-583.
[3]賴應輝,吳景忠.金線蓮中無機元素和糖類的分析[J].中藥材,1997,20(2):84.
[4]曹楊遠,朱壁潔,王勇,等.RP-HPLC測定金線蓮超聲-微波協同萃取物3種活性成分的含量[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5):1-3.
[5]王振登,楊春波.金線蓮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分析測定[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1993,3(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