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 江海東 周可金 李文晉 湯繼保 林凱 華如枝
摘 要:江淮分水嶺地區油菜晚直播應用浸種技術示范,油菜產量與當地油菜生產水平相當,解決了油菜晚播生產難題。該文介紹了江淮分水嶺地區油菜晚直播輕簡化栽培技術規程,為大面積推廣應用于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菜;晚直播;栽培技術規程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4-0036-2
當前,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水稻種植由秈稻改種粳稻面積的逐步擴大,加上近幾年受秋季連續陰雨天氣的影響,往往會延誤油菜最佳播種時期,導致油菜播種面積和播種質量的下降。滁州市江淮分水嶺地區常年以秋旱和冬旱為主的季節性干旱頻繁發生,其中秋旱天氣對油菜生產影響較大。油菜晚直播,通過對油菜種子進行浸種處理,可以克服特殊年份因秋旱天氣油菜播種時造成油菜出苗緩慢、不整齊、基本苗少、幼苗生長發育不良等問題,從而提高了油菜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確保一播全苗,達到節本增效目的。滁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自2014年開始,已經連續多年進行油菜晚直播技術的試驗與示范,并在油菜生產上應用推廣。
1 技術范圍
油菜晚直播輕簡栽培技術適用于江淮分水嶺地區油菜的生產。
2 主要技術要點
2.1 品種選擇 宜選用豐產、多抗、早中熟雙低油菜品種,品質應符合NY 414要求,種子質量應符合GB/T 3543.4要求。
2.2 播前準備
2.2.1 茬口選擇 前茬作物為水稻,收獲前10d左右斷水。水稻收獲后,留茬高度達不到要求的(正常高度20cm以下),用秸稈粉碎還田機將秸稈粉碎滅茬還田。前茬為空閑田,若田間內滋生過長雜草,應采取提前5~7d噴施草甘磷等藥劑滅殺或人工割除。適墑播種,墑情不足的,可采取灌跑馬水造墑后進行播種。
2.2.2 種子準備與種子處理 (1)播種量:適宜播種量應根據播種期和土壤墑情而定,播期偏遲或墑情較差的播種量宜多,播期偏早或墑情較好的播種量宜少,一般播種量控制在3750~6000g/hm2(播期最遲不超過10月20日)。
(2)種子處理:播種前先曬種4~6h,以提高種子發芽率。采用0.05%濃度雙氧水(H2O2)或其他浸種劑進行浸種,每1kg浸種液浸種0.5kg油菜籽。浸種8h后,經攤晾風干后備用。不提倡浸種后直接播種,防止土壤干旱而造成回芽死苗。油菜浸種可確保晚播條件下出苗早、全、齊,增加冬前生長,提高油菜越冬期抗寒性。
2.2.3 基肥準備 肥料使用應符合NY/T 496中的要求。再每hm2基肥用量為純氮150~180kg、磷(P2O5)105~120kg、鉀(K2O)105~120kg、硼砂11.25~15kg。
2.3 播種
2.3.1 整地開溝 及時耕整地,達到墑平墑實。用開溝機開好廂溝、圍溝、腰溝。廂寬2m,溝寬20cm~25cm,溝深15~20cm,做到溝溝相通。可采取播后芽前開溝方式
2.3.2 拌種 用尿素、顆粒整齊的油菜專用肥、顆粒大小均勻的復合肥或炒熟的油菜籽與種子混合均勻。
2.3.3 播種方式 采取人工撒播、機械條播或背負式電動撒肥機播種等方式。行間距20~30cm,播種深度1~2cm以內,淺播不露籽,壓實不架空。播種后3d種子如果未萌動出苗,應灌一次滲溝水,以溝水浸濕廂面為宜,確保一播全苗。
2.4 田間管理
2.4.1 查苗補缺 油菜3~5葉期,查苗補苗、移密補稀,均勻留苗60株/m2左右,成苗37.5萬~52.5萬株/hm2。
2.4.2 追施臘肥 在油菜越冬期追施臘肥1次,施尿素112.5~150kg。
2.4.3 清溝排漬 油菜抽薹前及時清溝排漬,保持“三溝”暢通,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
2.4.4 追施薹肥 于油菜薹高5~10cm時,施尿素75~112.5kg/hm2。
2.4.5 噴施花肥 花期結合防病,噴施硼肥或微量元素肥料,促進結角和灌漿。開花期一次性混配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咪鮮胺1500g/hm2+磷酸二氫鉀1500g/hm2+速效硼750g/hm2尿素15kg/hm2,機動噴霧器用藥液量180~225kg/hm2,手動噴霧器不少于450kg/hm2。
2.5 病蟲草害防治
2.5.1 藥劑使用 防治病蟲草害的藥劑應符合GB/T 8321和《農業部對7種農藥采取進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要求。
2.5.2 草害防治 (1)芽前除草:油菜播種后1~3d內,用50%乙草胺乳油1500mL/hm2或90%乙草胺乳油900~1350mL/hm2,兌水600kg/hm2對全田土壤表面均勻噴霧。(2)苗期除草:苗后噴施除草劑需在油菜3~5葉期進行,選用選擇性除草劑防除油菜中的單、雙子葉雜草。防除單子葉雜草,可選用10.8%高效蓋草能450~600mL/hm2或35%精穩殺得900mL/hm2,兌水450kg/hm2均勻噴霧。防除闊葉雜草,可選用30%好實多750~900mL/hm2,兌水450kg/hm2均勻噴霧。單子葉與雙子葉雜草混生的田塊,可將兩類藥劑混合,兌水450kg/hm2常規噴霧防治。
2.5.3 蟲害防治 在油菜苗期和抽薹開花期,注意防治蚜蟲、菜青蟲。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5000倍液噴霧防治。菜青蟲用菜青蟲顆粒體病毒防治,一般使用10000PIB/mg可濕性粉劑750~1125g/hm2,兌水450kg/hm2均勻噴霧。
2.5.4 菌核病防治 于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施1次藥劑預防菌核病發生。用5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500g/hm2兌水750kg/hm2均勻噴霧,間隔7~10d。防治方法應符合NY/T 794的要求。
2.6 收獲、干燥與儲藏 采用聯合收獲方式時,應在全田植株葉片基本落光,90%以上油菜角果外觀顏色全部變黃色或褐色,完熟度基本一致的條件下進行,選用履帶全喂入式油菜聯合收割機收獲。采用分段收獲方式時,應在全田油菜70%~80%角果外觀顏色呈黃綠或淡黃,種皮也由綠色轉為紅褐色時,采用割曬機進行割曬作業。油菜晾曬后熟5~7d后,當成熟度達到95%以上時,用撿拾收獲機進行撿拾、脫粒及清選作業。收獲后的油菜籽應及時烘干或晾曬。油菜籽干燥與儲藏應符合NY/T1087中的規定。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