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程 陶家俊



摘 要:通過對安徽省淮河中游地區縣級規模化節水灌溉示范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和經濟指標評價,結果表明,項目的建成將可有效緩解區域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提高區域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從而實現了農民增收的目的。預計項目經濟效益顯著,符合國家和安徽省對水利工程建設經濟指標的要求。
關鍵詞:規模化節水灌溉;示范建設項目;經濟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S275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4-0079-3
1 項目背景
水利設施是農業生產的核心命脈,改善水利設施配備,優化設施運行狀態,有助于保障農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為農業穩定增產、增收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本項目位于淮河中游,黃淮海平原南緣安徽省的1個縣。項目區域內排水灌溉設備老化、配置不足,排水渠道分布不合理,致使有效灌溉面積逐年萎縮,灌溉效益逐年衰減,抵御旱澇災害能力逐年下降。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達到節水增效的目的;提高項目建設區域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區域內8個行政村,28個自然莊,68個村民組,13462名農民增收的目標。
2 工程投資概況及預期效果
根據項目建設方案可知,該規模化節水灌溉示范建設項目計劃投資2953.27萬元,用于建設小型水源工程、節水灌溉工程、渠系改造工程和河塘清淤整治工程(表1)。
3 評價依據與內容
3.1 評價依據 針對項目建設方案相關數據,依據《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L-72-2013)對該建設工程項目的經濟可行性展開分析。
3.2 評價內容 依據《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L-72-2013),從效益分析與經濟指標評價2個方面對該項目的經濟可行性進行分析。效益分析主要計算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考察直接增益情況。經濟指標評價則采用經濟凈現值(ENPV)、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和經濟效益費用比(EBCR)3項指標進行。經過分析計算,當該項目經濟凈現值不低于0,經濟內部收益率不小于社會折現率,經濟效益費用比不低于1,即可認為該項目在經濟上可行的[1]。
4 經濟效益分析
4.1 區域種植業預計年產值 項目建成后,項目區內面積為1543.2hm2的耕地灌溉條件得到了改善,糧食單產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通過擴大高產優質作物面積,推廣科學種田,提升耕地復種指數,以及采取經濟作物套種等增產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區域內糧食產量。經測算,區域年種植業年預計產值將達到5676萬元(表2)。
4.2 項目灌溉增益 項目建成后,項目建設區域內種植業綜合增益分析情況見表3。由表3可知,區域內耕地綜合增益為5484元/hm2,項目年灌溉增益為465萬元。
4.3 項目農田除澇排水增益 項目建成后,農田排澇標準從3年1遇提高到7年1遇。經調查,目前因受澇災的影響,農作物平均減產率在5%左右,項目實施后,排水及時,可免除澇災造成的損失。按照項目區種植業年預計產值5676萬元計算,項目每年農田排澇增益約為283.8萬元。
4.4 項目節水、節電增益 項目建成后,區域內灌溉水利用系數可提升30%,達0.85。經測算,平均每年可節約灌溉用水量900m3/hm2,年節約用電1.66kWh;年均節水增益約為7.77萬元,節電增益約為2萬元;項目建成后,年增經濟效益約為758.57萬元。
5 經濟指標評價
5.1 項目費用 項目費用由工程建設投資和工程年運行費2個部分組成。
5.1.1 工程投資 項目區建設總投資2953.27萬元,計劃在8個月內完成全部投資。
5.1.2 工程年運行費用 根據《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有關規定,節水工程使用壽命按30年結算,年運行費主要包括動力費、維修費、管理費。經分析電費、人工費等[2]。按總投資的10%計算,年均費用295.3萬元;流動資金參照《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水建〔1998〕15號),估算項目流動資金每年為29.53萬元,綜上計算出工程年運行費用約為324.83萬元。
5.2 經濟指標 根據經濟凈現值(ENPV),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和經濟效益費用比(EBCR)3項經濟的計算方法,按照項目施工年內可以完成,計算時段為31年,效益和年費用計算時段30年,社會折現率為8%。計算出ENPV、EIRR和EBCR等3項經濟指標。
5.2.1 項目經濟凈現值(ENPV) 該指標是反映建設項目對國家的凈貢獻值。當建設項目的經濟凈現值等于或超過0時,就可以確定該建設項目在經濟上是可行的。其計算公式[1]:
5.2.2 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 該指標為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凈效益現值累計等于0時的折現率,當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不小于社會折現率時,說明該項目占用國家投資對國民經濟凈貢獻不低于要求的水平,這時項目就是可行的。其計算公式[1]:
5.2.3 經濟效益費用比(EBCR) 該指標是項目經濟凈現值(ENPV)和項目建設資本金投入的比值。通常經濟效益費用比不低于1的方案,即認為是項目財務上可行。其計算公式[1]:
由以上經濟指標分析可見,該規模化節水灌溉示范建設項目經濟凈現值為1930.0萬元,工程經濟內部收益率為12.56%,大于社會折現率8%,經濟效益費用比為1.29,因此該項目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6 結論
通過對安徽省淮河中游地區1個縣的規模化節水灌溉示范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可見,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增經濟效益約為758.57萬元,效益顯著。從經濟評價分析可見,項目各項經濟指標均滿足可行要求,符合國家和安徽省對水利工程建設經濟指標的要求,在經濟上可行。
參考文獻
[1]陳文江.水利工程經濟[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5:64-70.
[2]SL 72-2013,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199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