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英 劉永明 林華
【摘要】目的 研究對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應用危機管理對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4月~9月呼吸內科住院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2018年4月~6月)與研究組(2018年7月~9月),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研究組采用危機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并對比兩組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結果 研究組的醫院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呼吸內的住院患者實施危機管理,可降低醫院感染率,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可節省住院費用。
【關鍵詞】呼吸內科;危機管理;醫院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呼吸內科所收治患者多為肺部系統疾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患者的病程較長,機體免疫功能較差,抗生素治療史較久,是醫院感染的易發人群[1]。因此對于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實施醫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尤為重要。為降低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率,科室在2018年10月開始應用危機管理,本研究主要對危機管理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9月呼吸內科住院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2018年4月~6月)與研究組(2018年7月~9月),各50例。其中,對照組男36例,女14例,年齡50~92歲,平均(72.59±7.01)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肺氣腫1例、肺部感染7例、支氣管擴張2例;研究組男37例,女13例,年齡49~99歲,平均(70.70±7.23)歲,支氣管擴張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9例、肺部感染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按照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流程,醫務人員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常規醫療操作嚴格堅守無菌原則,并注意監測患者的情況,評估患者是否發生醫院感染,對于發現醫院感染者逐層上報,并采取合理的處理。
研究組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應用危機管理,內容如下:
(1)成立危機管理小組:由護士長組織,按照自愿參加為原則成立危機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對呼吸內科現有管理流程進行評估,查找缺陷漏洞,按照不同時期呼吸內科收治患者的特點,調整管理流程。(2)管理培訓:對所有醫務人員實施醫院感染理論和實踐培訓,查找他院院感爆發處理案例,制定院感爆發應急處理預案,定期進行院感爆發應急模擬演練。(3)加強院感監控:制定3級院感監控制度,以呼吸內科及醫院感染管理科一線醫務人員為基礎負責組,負責控制院感的各項措施和具體操作,科室主任及護士長為質控小組,負責監督各院感措施的落實情況,副院長和院感科長為監控小組,負責各流程的制定及決策的指導,各級小組責任到人,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并采取應急處理。
1.3 觀察指標
(1)醫院感染發生率。統計兩組的醫院感染率;(2)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統計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醫院感染率
研究組中未有患者發生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率為0.00%,對照組中發生醫院感染的有4例,醫院感染率為8.00%,研究組的醫院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167,P=0.041)。
2.2 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
研究組的平均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平均住院費用比較研究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呼吸內科住院患者一旦發生醫院感染后,不僅增加了臨床的治療難度、延長住院時間,還可導致病死率上升。目前國內外在呼吸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管理方面沒有特效方法,基本為提升護理質量、加強患者的自我防護為主,效果不明顯[2]。因此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以降低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率,是許多醫院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研究結果中顯示研究組的醫院感染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危機管理可降低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率;兩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研究組更低,平均住院費費用比較研究組更少,在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管理中應用危機管理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節省住院費用。危機管理是為應對各種危機情景制定的一種活動過程,可用于政府部門、企業或其他組織中,以減輕或消除危機造成的損失[3]。將危機管理應用于醫院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控制中,以醫院感染管理科及呼吸內科工作人員為主體,通過危機管理小組,梳理評估現有醫院感染管理流程,并從流程規劃、加強培訓等方面制定醫院感染管理及控制、應對體系,制定有效的管理培訓和醫院感染監控機制,定期進行院內感染爆發應急演練,提高醫務人員對院內感染的反應速度,及時快速的做出有效應對,從而有效的降低醫院感染率,提高呼吸內科的醫療質量,從而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其住院費用[4]。
綜上所述,將危機管理應用于控制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控制中,對于降低醫院感染率,促進患者的恢復,節省住院費用有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筱栩,陸文莉,顏冬梅.呼吸科住院感染患者菌種分布、相關因素及管理小組干預效果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7,35(1):25-27.
[2] 索莉娜,劉玉璽,邱煊惠,等.綜合干預措施對降低心外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13):1983-1986.
[3] 馮晨希,江 恒,袁 敏,等.基于循環質控理念的護理風險管理對骨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3):5497-5499.
[4] 蔣秋兒.全方位護理管理對醫院感染控制與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6):66-6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