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玲
【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采用纈沙坦聯合氟伐他汀治療對預后情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服用硝苯地平聯合氟伐他汀,觀察組在基礎上服用纈沙坦,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房顫負荷、心率及永久性房顫發生率。結果 兩組治療后房顫負荷與心率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房顫負荷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心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6個月后永久性房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纈沙坦聯合氟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可降低房顫負荷,維持正常心率,減少永久性房顫的發生,改善預后。
【關鍵詞】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纈沙坦;氟伐他汀;預后
【中圖分類號】R541.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房顫是由于心房活動不協調而導致心房舒縮功能受損的一種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誘發腦卒中、心力衰竭、外周血管栓塞及心肌缺血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永久性房顫與非永久性房顫相比,并發癥更為嚴重,預后效果更差,故而有必要加強對永久性房顫因素的控制,降低非永久性房顫進展為永久性房顫的風險[1]。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受體拮抗劑、他汀類藥物為常用藥物,聯合應用可對房顫起到綜合防治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討纈沙坦聯合氟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對房顫負荷、心率及預后情況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56~79歲,平均(67.32±3.37)歲,房顫持續1~8個月,平均(4.62±0.53)個月;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54~78歲,平均(66.96±3.51)歲,房顫持續1~9個月,平均(4.57±0.49)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書。
1.2 方法
兩組睡前均給予服用硝苯地平(福建中合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5020579),起始劑量為10 mg,2次/d,根據病情可酌情增加,最大劑量≤40 mg,3次/d。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口服氟伐他汀(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70168),起始劑量40 mg,1次/d,最大劑量≤80 mg,1次/d。基于此,觀察組加用纈沙坦(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73014),起始劑量80 mg,1次/d,最大劑量≤160 mg,1次/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房顫負荷與平均心率(HR);②比較兩組預后情況,治療3個月后與6個月進行隨訪,調查永久性房顫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房顫負荷與心率
兩組治療后房顫負荷與心率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房顫負荷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心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永久性房顫
觀察組治療6個月后永久性房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是心律失常最常見的類型之一,血壓升高可增加房顫的發生風險,血壓上升可增加左心室與左心房后負荷,導致心肌細胞肥大及間質纖維化,進而可導致心房電生理活動異常。由此可以看出,高血壓與房顫的發生、發展及預后具有密切聯系[3]。
臨床治療房顫強調對病因與基質的干預,相關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對房顫具有預防及治療作用,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改善心臟離子通道與載體,降低對內皮細胞功能的損傷,抑制心肌重構[4]。鑒于此,本研究采用他汀類藥物與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房顫,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房顫負荷與心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房顫負荷低于對照組,治療6個月后永久性房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纈沙坦聯合氟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可有效降低房顫負荷,抑制心肌重構,改善預后。氟伐他汀為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還可以穩定斑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應激等,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減少死亡[5]。纈沙坦為臨床常用AngⅡ受體拮抗劑,可選擇性阻斷AngⅡ與AT1受體結合,降低心臟負荷,抑制心肌重構,調節神經張力,進而減少房顫的發生[6]。將氟伐他汀聯合纈沙坦治療可產生協同作用,進一步降低房顫負荷,維持正常心率,延緩非永久性房顫轉變為永久性房顫。
綜上所述,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患者采用纈沙坦聯合氟伐他汀治療,可有效降低房顫負荷,抑制心肌重構,減少永久性房顫的發生,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王慧清,王 佳.60歲以上部分住院高血壓病人合并心房顫動危險因素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21):2740-2742.
[2] 李 娜,楊新春.冠心病合并心房顫動的抗栓治療進展[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7,25(7):410-412.
[3] 戚文威,劉 彤,許 綱,等.纈沙坦與氟伐他汀對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上游防治策略的研究設計[J].中國循環雜志,2015,30(3):251-255.
[4] 黃建振,彭 俊,高世龍.纈沙坦對老年高血壓合并持續性心房顫動患者炎癥因子及左心房內徑的影響[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5,15(2):107-109.
[5] 劉振玉.纈沙坦治療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的臨床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1):1374-1376.
[6] 徐瓏嫣,王士兵.纈沙坦對老年高血壓伴陣發性房顫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7,28(30):4216-4219.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