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萊蕪一路小學 山東青島 266003)
知識經濟時代開啟了教育改革的大門,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面臨機遇與挑戰(zhàn)。當前,課程改革的趨勢是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如何面向全體?如何因材施教?這就使得“小班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并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的積極探索與嘗試。在傳統(tǒng)的大班授課中,每班50多人。而一節(jié)課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只有十多次,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被大大限制和束縛,大部分學生成了觀眾。久而久之,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大打折扣。
通過采用“小班化”教學,為學生提供有利的發(fā)展機會:(1)學生在越受老師關注的條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小班化教學由于班級學生人數(shù)少,使得教師比較容易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個性。(2)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內在關系是交往(對話、合作、溝通)關系,這種關系是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得以展開和實現(xiàn)的。“多向互動、動態(tài)生成”是教學過程的內在展開邏輯。“小班化”教學使得學生的自主探索成為可能,也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成為可能,使每一個人都備受關注,每一個人都有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每一個人都擁有成功的喜悅。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教育的公平性、個體性和充分性原則。
筆者在低年級英語社團活動中,嘗試“小班化”教學的具體實施如下:
充分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實際,分層次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備好不同的問題和目標。針對班級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教學,最大限度面向每一位學生,按照學生掌握程度給予相應的指導,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注重個體的興趣培養(yǎng)、意志的鍛煉、自信心的樹立,始終將之貫穿于每一堂英語課。教師要善于捕捉課本中的“亮點”或隨機事件來實施情感教育。
在課堂上要善于調動學生相互交流的意識,善于提問,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1.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積極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參與欲望,鼓勵主動學習,肯定學生的大膽實踐。要鍛煉他們的自信精神和勇氣,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2.充分利用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加強課堂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使課堂教學活動化。教師所設計、組織的活動應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利于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的結合,有利于聽、說、讀、寫的全面發(fā)展。難易程度要適合學生的語言基礎和認知水平,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動機,有利于發(fā)展語言交際能力等。
3.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是課堂教學英語化的初級階段,應盡量利用直觀教具,運用表演等方法,促使學生直接理解英語。隨著學生英語知識增長和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更應使用英語進行教學。教師所使用的英語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要利用學生已學過的英語來解釋或表達新的教學內容,力爭做到“No Chinese”。
4.充分利用和創(chuàng)設情境,使教學內容情境化。情境是進行言語交際活動的必要因素,沒有情境,活動就容易脫離實際,活動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情境的設置。
5.靈活的、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就是要將教材內容活化為一定情境中的話語,活化為實際生活,并設法通過有意義的、有趣味的、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的活動進行教學。
6.全面訓練聽、說、讀、寫4種技能,使課堂練習活動多樣化。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筆者注意聽、說、讀、寫活動的階段側重和有機結合。避免長時間的單一練習活動或只重聽、說,忽視讀、寫的做法,力求使聽、說、讀、寫4種技能協(xié)調發(fā)展,互相促進。此外,在課堂活動設計方面,筆者盡可能恰當?shù)匕才怕牎⒄f、讀、寫、畫、唱、演等活動,并充分利用實物、情境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和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和運用語言,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合作學習不同于一般的小組學習。把不同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性別、性格的學生組成一組,目的是提供學生不同的學習對象,聽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達成學習目標。
練習要有分層要求,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身上。要做到隨堂指導、檢查,及時反饋,要有意識地增加對學生了解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如果學生對自己的練習有疑問,要鼓勵提問,當面幫助解決,讓學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
通過實施“小班化”教學,學生們在英語交流會話中變得大膽活潑、積極主動、興趣濃厚。“小班化”教學以教學價值論為載體,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教學個性的落實與延伸。“小班化”教學強調讓每個學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強調因材施教和個性發(fā)展,有利于教師洞察每個學生的心理,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樹立信心,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