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工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高等學校中的大學數學課程,是對于學生培養專業課能力的重要的課程標準,改革大學的數學課程是一項較為艱巨的任務。在大學數學的團隊中這項工程十分的重要。若有一支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教學團隊,對于提高大學的教學質量極其重要。文章旨在對于數學的建設進行討論。
在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說,仍然處于對于教學方法適應的階段。但是高等數學的課程不管是在教學的方法還是內容中,和中等的數學相比較都是有一種本質上的飛躍,其難以使學生在教學中對與這種教學模式適應:
在高等數學的編排上,“定義、性質、定理、習題”的框架是最常使用的。在黑板上用粉筆書寫是課堂中最常使用的教學手段,集中授課是基本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中使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師指定的資料去完成作業,進行考試,考試合格的同學才算完成了教學的要求[1]。這樣的教學模式是通過長期的師生關系而形成的,其中學生對于數學基本知識更好的掌握,在數學中發揮作用,就算在現如今教育生活中也是無法被代替的。對于目前的素質教育來說,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對現如今的教學的要求有所滿足了,不僅要傳授教學知識,還需要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而提高。在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不能夠對數學的思想方法充分的認識,對于以后的學習不能夠充分的了解,使學生不能夠對數學的重要性有所認識,在學習中學生不認真,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在課堂之后,也不能花費更多時間去復習與思考,對于數學教學的效果與質量有影響。這不但會導致數學的教學目標很難實現,還會對其他的專業的學習有影響。
我國的教育發展樹立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氣質,其對于我們的行動有指導的作用。能夠將我國的素質教育得以推進,是對于我國執行教育方針的舉措,能夠使學生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促進學生各科的和諧發展[2]。使學生學會做人、勞動與創造等,是教育的宗旨。教育的改革的關鍵問題即教育從專業教育往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大學教育是學生終生教育的基礎,需要培養學生綜合的素質教育。數學教學需要從傳統向專業轉變,將學生的創新素質進行培養,拓展日后的服務。大學教育需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將教育思想進行轉變,把學科、繼承與智力發展當做教育的中心思想。挖掘學生對于數學規律與邏輯關系的認識,將學生的智力與創造力開發。
培養學生的大學數學當做適應社會的要求是數學改革的目標。使其更符合學校的情況,使數學的教學內容能夠與教學的目標符合。確立學習數學的教學改革目標。
國家教委頒發的《經濟數學基礎》與《工科數學》作為教學改革的指導,將高等數學教學方案進行改革,并在教學中實施。
學院為了統一教材,將不同專業進行分工,將教材分為兩個種類《高等數學》與《微積分》分層的進行教學將學習的效率提高,使其能夠更加適應現代的科學劃分,有利于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做到因材施教。將教學的內容、進度與計劃統一,方便教師的教學。
因為已然到來的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的發展將人們的生活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改變,不斷發展的知識與技術對于傳統的學習模式產生了極大的沖擊,教育需要不斷地探索,使其能夠對于教學的內容進行適應,例如:使用圖像,使其更加直觀,將信息的抽象層次降低[3]。除此之外,對于多媒體技術的利用能夠探索與發現學習的環境,其在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不但要將專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對于知識能夠自主的選擇與探索。
教學改革的工程較為復雜。在大學的數學教育的工作仍然十分的復雜,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完成[4]。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地加強,把教學的工作不斷的推進,使高等數學得到更大的發展與進步。
總而言之,教學質量即大學數學團隊建設中需要堅持的核心內容。需要對于教學的結構、規模、效益等注重,對人才進行培養是根本的教學中需要堅持的理念,只有像這樣,才可以將基礎扎實,培養出更高素質的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