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杉達學院 上海 201209)
《成人護理學》課程是護理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其對學生未來職業能力的增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成人護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護理專業學生護士職業資格證的通過率以及今后在臨床上的專業素質能力[1,2]。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臨床醫療護理技術的不斷更新,目前《成人護理學》課程乃至高校教育教學也在不斷改革,但是仍然無法很好的解決教育理論與臨床實踐之間的脫節問題。
傳統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常常導致護理畢業生在入職后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去適應臨床,而且所學的理論知識無法很好的與臨床實踐相匹配。這主要是因為院校灌輸式為主的教育模式使得學生無法再課堂知識外及時自主補充護理專業前沿知識。因此,基于此問題,在應用型本科建設的契機下,我校在《成人護理學》課程中試點進行了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改革,形成了一些經驗,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理論實踐一體化(簡稱理實一體化)教學起源于實用主義教育體系,基于能力本位的,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3],它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瓶頸問題,是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正在積極探索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且其已成為了發達國家醫學院校教育的評估標準。
現代護理教育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對護理本科專業課程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臨床護理思維、人文關懷能力、溝通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作為成人護理學課程教學的總目標,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早期形成并不斷強化學生的臨床護理思維。
在理實一體化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有機銜接是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在建設過程中通過與醫院的緊密合作,獲得了加入《成人護理學》教學團隊的穩定的臨床教師資源。在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安排上,理論課時:實踐課時為1:1,臨床教師在全程負責實踐帶教的過程中也需要及時了解院校理論課的教授情況及學生的掌握情況,相應的,院校教師也需不定期參與臨床實踐課程以了解學生的實踐進度情況。
理論課主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課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臨床護理思維。讓學生具體體驗并學習如何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體驗人文關懷并在后期鍛煉臨床決策能力。如此理論與實踐匹配進行,互相融合又可相對獨立,便于教學管理并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
由于學生的畢業學分數較多,《成人護理學》在理實一體化改革后理論學時大大壓縮,這就勢必要對課程的內容圍繞課程教學目標進行優化和精煉重組,經過專家論證后,成人護理學的教學內容的調整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學生由易到難的認知學習規律進行設置,按照簡單病、常見病與多發病;復雜疾病;急危重癥分為三大模塊,并在第一模塊學習期間就幫助學生形成十大系統的概念,而后逐步深入學習,確保了課程內容安排的科學性、系統性、漸進性。
成人護理學理論學時的精簡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為了支持學生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本校建設了與理論課程相匹配的網絡在線教學資源,每課次在線學習內容主要按照課次和系統進行編排,由易到難,選取了每課次中學生需要反復消化吸收的重難點和拓展性知識點為在線視頻內容選擇標準,線上線下的教學內容配套按照課次(周次)進行,融線上線下,理論實踐于一體。學生每周需要預留約1天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每周的理論課前需要結合輔學材料和在線課程視頻完成課程內容的預習、自主學習自測題的考核,以了解自學效果,明確學習目標。
在教學考核方面,《成人護理學》針對課程模塊化教學的特點,將教學過程考核與教學效果考核相結合,采取綜合評價模式,注重評價過程的連續性(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在實際考核方面在總體要求上將理論和實踐作為一個整體,雖然理論課和實踐課分別進行考核,但是學生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考核,缺一記為不通過。
經過一輪的試點教育,試點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當課程結束時,學生一致反映盡管感覺很辛苦,但是獲益良多。此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對臨床有了自己獨特的認識,在每次匯報和與患者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自主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床應對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目前,濱州醫學院護理學院和南寧院校也相繼展開了理實一體化教學,通過將學生置身臨床科室,提高其臨床切身感受,在開展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同時結合臨床資源,幫助學生實地展開現場演練實踐技能。其結果也顯示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對學生進行職業情感教育及溝通能力鍛煉[4],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