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康樂縣附城初級中學 甘肅省臨夏州 731500)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就是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中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1]
良好的課堂氣氛是上好課的前提,一名優秀的教師善于在上課時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有了這種良好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進行得特別富有成效,可以發揮他們學習可能性的最高水平。教學中教師要激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并充分爭取機會,展現自己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成果。比如課前給同學們交待下節課的教學內容,讓他們自編自導地準備徒手操、專門性準備活動和結束部分的整理運動。在每節課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可讓學生輪流領做,真正讓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更自覺、更認真地上好每節課,同時通過多次的鍛煉,克服思想上的緊張心理、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消除學生緊張的情緒,提高交往能力,增強心理適應能力,使其學習心理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2]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和喜愛程度及其從體育活動中獲得的愉快的情感體驗是增強身體活動和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學生從事的是自己感覺趣的活動,那就很容易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所以體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標,為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會既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又激發和維持了堅持參加體育活動的內部動機。如:在快速跑學習中,設定二條起史上線,讓跑速較快的學生在后面,跑速較慢的學生獲得比別人快的成功體驗的心情,另一方面,讓跑速較快的學生在后面追,增加其運動量,又增加了比賽氣氛。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樹立成功的信念。讓學生心理上得到一種滿足,讓學生有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3]
體育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學生獲得運動知識和技能以及增強體質方面。體現在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作用。強調在經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和信心。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學習本身給學生造成的問題,例如身體鍛煉過程中的體力問題,學習動作過程中的方法問題;也有學習環境給學生帶來的問題,例如人際關系的處理問題,個人與群體的協調問題,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之間發生沖突等問題。教師要把握好時機和尺度,給予學生恰當的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這樣學生就可以增強自信,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鞏固學習效果。每個學生都期望成功,有了從克服困難到成功的經歷,這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
學校的課外活動有著趣味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容易接受,愿意積極參與,同時它不受課堂教學中的時間、空間、形式上的極限,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深刻,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自然延申,由硬性統一課業向自主選擇課業轉變。學生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選擇活動內容和形式。通過課外活動可以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從中體會到情感的交流、成功的樂趣、人際交往的快樂等,使學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全面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面向全體學生外,還要針對學生中的個別學生差異,以及個別學生已經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心理輔導和干預。個別輔導是指以個別談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其優點是針對性強。因此,在課外,我們積極主動地多和學生多接觸,找學生談話,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運動技術與身體素質狀況,和學生建立一種親密友好關系。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啟發他們敢于面對挑戰,勇于克服,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