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 遼寧錦州 121000)
高校畢業生就業是民生工程,也是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和人才素質綜合能力提升問題。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是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反饋途徑之一,編制和發布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評價體系,通過報告數據反映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課程結構和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建立一套科學規范客觀的評價指標體系,把結果反饋到教育教學和就業工作實際當中,就業質量報告的編制與發布將成為推動就業工作的重要動力。[1]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編制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教學廳函 [2013]25號),系統地反映高校畢業生就業實際,監測就業狀況和反饋機制,回應社會關注、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健全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價體系,主要內容包括:基畢業生的規模、結構、就業率、就業流向、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提供的有效指導服務、對畢業生就業狀況的數據分析、研判畢業生就業的趨勢、對教育教學的反饋、就業狀況對招生、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等方面。[2]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分析,對就業中反映出的人才培養、就業趨勢和職業生涯指導等問題進行深層次數據挖掘,就業質量評價體系主體包括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第三方機構,通過主體評價反饋畢業生就業質量,優劣程度,闡述畢業生質量,評價指標被認為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中最為核心的內容。設計一套包括學生滿意、 家長滿意、 社會滿意、 學校滿意和用人單位滿意的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就業質量評價主體、客體、指標、目的、方法、制度、數據統計方式等,深入分析就業數據,全面展示就業特點,反映就業狀況,密切銜接人才培養改革過程和用人單位需求,編制發布相對科學合理的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有效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實現學生充分就業。[3]
高職院校畢業生質量報告的有效性受眾多因素影響,例如:調研目的、參與調查人員、被調查對象、采用的調查方法、標準等構成的調查團隊配備是否合理,是否科學調查,都會影響報告的質量和效果,目前高職院校就業質量報告編制存在如下問題:
各高校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差別大??傮w評價指標從畢業生就業率、薪資水平、就業滿意度、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就業流向和就業單位性質進行評價,高職院校評價體系選取不統一,在就業質量報告中反映的內容也不相同,評價標準沒有界定,無法進行橫向比較,這樣的就業質量報告不僅不能夠對社會、學校、學生和用人單位提供真實有效的改進方案和措施,有的高職院校在編制過程“挑選”編寫,只公布學校好的一面,而對于一些存在問題的指標采取避過的形式,不能真正的體現質量報告的實際意義。
從目前高職院校發布的就業質量報告來看,許多高校沒有明確評價指標的具體數據標準。各自評定標準,數據質量不高,數據統計分析籠統,例如:薪資水平、滿意度、專業對口度、 就業職位流向、就業單位性質大多數高職院校進行了分析和對比,但與其對比數據沒有注明具體來源,報告中出現大量“據調查”、“調查顯示”等模糊字樣,顯然,數據來源不精準,直接影響了高職院校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在社會上的可信度,更不利于學生就業和學校做好人才培養改革發展。
就業質量評價主體包括學校、畢業生、用人單位、第三方機構,高校目前評價主體主要以學校、畢業生為主要載體,在統計口徑上差異明顯,缺少第三方委托評價,從理論上說,第三方編制的就業質量報告,更具有說服力。否則高校自己評價自己的做法,造成就業質量報告缺少信服力和說服力,導致報告難以客觀、公正反映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有時還會引起對報告精準性的質疑。[4]
針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編制要求提出幾方面對策和建議:首先,建立明確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保證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的質量。第二,完善以第三方評價為主的評價機制,增強質量報告的說服性,真實性、價值性,讓報告真正為教育教學服務提供保障。第三,從教育管理層面進行規范就業質量數據的統計方法,對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負責,保證數據有效性,向社會提供一份具有說服力的就業質量報告。
總之,一份質量高、價值高、可信度高,更具有說服力的就業質量報告要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據實統計分析,提供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建立科學、客觀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推動畢業生就業質量的研究,有針對性地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據實編制就業質量報告來反映高職院校畢業生實際情況,為畢業生高質量的就業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