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棟
(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天津)
在教育實踐中,高質量的教學是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的關鍵因素,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發展形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不斷對教學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創新。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諸多的缺陷和弊端,這些問題也是影響學生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識的主要障礙,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是當前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主要問題。
由于教師的自身素質存在差異,教學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但是不管采取哪種教學方式,其主要的教學目標都是相同的,教學手段也都是為了提升教學質量[1]。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有較為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在進行教學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才會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存在缺乏明確教學目標的情況,教學過程也較為隨意,缺少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一些教師以教學大綱為指導,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設計,從而導致實際教學與教育目標相互偏離,影響了高中物理教學的整體質量。
課堂教學過程也是學生和老師的溝通過程,通過有效的溝通,老師可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2]。如果老師和學生之間缺少溝通,或者溝通不暢,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老師就不會及時掌握,表現在教學過程中就會缺乏針對性,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完全按照老師的思路,缺乏獨立自主的思考過程,這是當前高中物理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教學措施的采用都是盲目的,也是缺乏針對性的。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不明確是影響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問題之一,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之前,老師應該首先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具體來說,老師應該以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為指導,在符合高中物理教學標準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結合課程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3],摒棄以往按照自己意志隨意安排課時的錯誤教學方式,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在講解新知識點的同時,兼顧復習學過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能溫故,也能知新,形成一個良性的教學循環,逐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高中物理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溝通是了解學生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師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的基礎條件,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調整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老師不能一味地責備,而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區別對待,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講解,共性問題進行針對性強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掃清學習過程中的障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應該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消除對于新知識點的恐懼心理,使學生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避免畏難情緒影響學習效果,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說,教師的綜合素質對于學生學習情況具有重要影響,直接關系著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為了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應該在提升老師教學素質方面多下功夫,尤其在教學改革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教學方法不斷涌現,只有老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深刻理解教學方法的實質性要求,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適當取舍,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方法的實際作用,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在此過程中,學校可以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教學交流活動,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相互借鑒和學習,以此來深化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理解,不斷學習優秀的教學方式,從而為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