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曉華,張海發
(1.吉林省龍井市第四中學校,吉林 龍井;2.吉林省敦化市賢儒鎮學校,吉林 敦化)
生物是一門關于生活的科學,它所有的原理和觀察都是來源于人類本身和生活的,因此關于生物教學的生活化,其實就是生物教學的本質化,我們應該讓學生從生活中學到關于生物的知識,讓學生從生物學習中發現生活,學習技能。作為初中教學的重要部分,初中生物的教學同樣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重點是因為初中是學生形成系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因此,將教學回歸本質,讓學生不只學到原理,還學到生活是十分迫切的要求。
學習初中生物其實是學習、觀察世界的過程,人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都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也是生物所觀察和研究的對象。學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現生物的常識和生物的原理,會讓學生的生物學習變得更加順利,也更加有趣。因此筆者認為,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加入生活觀察的成分,是十分有必要的。具體的操作如下:第一,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將觀察生活的要求寫入教案。教學計劃和教案對于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綱性文件,而且由于在教學過程中的程序性明顯,教師會下意識地按照自己的教案進行講解,因此要想真正實現將生活化的觀察融入生物的教學中,最好的辦法就是首先將其寫入教案,從而提醒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注意融入生活的觀察和研究。第二,在課堂上開展一些小的觀察實驗。很多時候,只需要一些小小的道具,例如一只小昆蟲,便可以讓整個課堂變得活潑生動起來。筆者尚且記得,在學習鼠婦的時候,課本上有一個關于實驗的設計,就是將抓來的鼠婦放在一個陰暗潮濕的盒子里備用,在上課之前,制作一個特殊的盒子,一邊用遮光板遮起來,另外一邊則暴露在陽光下,在上課時讓學生將鼠婦放入,并且用一段時間來進行觀察,看鼠婦喜歡待在陽光下,還是喜歡呆在陰暗潮濕的地方。這樣的小實驗,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
生物學習也需要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只有將教材吃透,再結合生活化的體驗和觀察,才能真正將生物學好。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仍然需要重點把握教材,并且對教材進行詳細的解讀,務必使學生理解教材的用意。筆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對教師自身的資格資質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因為教師首先必須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并且熟讀教材,仔細分析教材,才有可能在上課的時候將學生帶入教材的情境中,讓他們發現生物學習的魅力。因此,首先教師應當加強對自己的訓練,提高對自己的專業素質要求,確保在上課時能夠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解釋教材上的典型例題;其次,教師需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除了教材之外,還要了解更多有關生物的原理、知識和趣聞秩事,以便在上課時能夠旁征博引,不讓學生感到無聊;最后,教師還需要保持耐心。學生最開始接觸生物的時候,都是懵懵懂懂的,會有很多小疑問,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自己沒有好好聽課而提出一些十分簡單的問題,在這種時候,教師應當耐心地解答,并且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多提問,幫助他們形成生物思維。
心理學證明,形式的多樣化會讓人感覺到新鮮和好奇,而這種新鮮和好奇會促使人去探索未知。人天生是喜歡未知的,喜歡新鮮的,初中學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引導學生探索生活,在課堂上提供詳細的課堂解析以外,還需要盡其所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形式,讓生物學習變得有趣生動,并且充滿新鮮感。例如,教師可以采用PPT的形式,在每一節課的開頭,為學生播放一個與課文相關的小視頻或者一些圖片,并且設置一些相應的疑問,利用小組討論,在全班分享。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從一節課的開頭便被吸引過來,還能夠形成全民討論的風氣,讓學生感到自己是課堂的主體,從而帶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再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小游戲,通過自愿參賽或者是推舉參賽的方式,進行一些智力問答或者是與課程相關的實驗操作小比拼,對每一位同學的實際操作進行點評,并且給予鼓勵。這樣會讓學生不僅僅滿足于對課本的探索,還會培養他們長久的生物學習興趣。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帶動他們團隊合作等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