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汐
(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青龍山中學,內蒙古 奈曼)
伴隨著教育改革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功,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幫助他們在學習生涯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希望能夠為中學語文教學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與人文情感,為學生充分講解教材中的經典文章,進而通過對于文章的講解來完成對藝術形象的塑造,喚醒學生的內心情感,引發他們思考,進而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例如在進行《愛蓮說》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整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精神,通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經典名句來為學生塑造蓮的君子形象,引發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正直、清白的高尚情操,進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是充滿生活智慧的學科,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必須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賞析體驗生活中的哲理。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在對文章進行解讀的時候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職能,將文學作品中所富含的人文精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喚醒他們的生活體驗,讓他們更好地理解作品中富含的人生精神,從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在進行《茶館》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文章,引導學生將文章與自身生活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內心感悟,充分地進行體驗式的思考,進而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體驗文章所蘊藏的豐富哲理以及世態炎涼,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但是在這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學生由于個性發展的不同,因此在知識儲備以及生活體驗上都會有不同的地方,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過程中,就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內心思想動向,了解學生的情感發展,同時進行耐心的引導,讓學生更好地聯系生活,融入人文熏陶之中,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
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不能只拘泥于教材知識,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新的語文教學體系下,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較以前有了巨大的提升,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文學知識,感悟人生哲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彌補學生知識上的漏洞與不足,因此,教師必須要有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并要求學生做好閱讀筆記,更好地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在學生的心靈在書籍的浸潤中得到升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時代已經全面到來,信息化教學手段已經全面地進入教學之中,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我們就必須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為學生播放視頻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的視覺與聽覺體驗,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接受知識,培養人文素養。例如,我們在進行《智取生辰綱》這一課的教學時,就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了電視劇《水滸傳》的相關情節,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生更好地理解了當時黑暗的政治社會,以及被壓迫人民反抗統治階級的決心,同時,學生還通過教學視頻生動地觀察了文章中對于智取環節的細節描寫,充分體驗了文章中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思想情感,從意識上促進了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時代賦予教師的新的教學使命,也是教學大綱對于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作為教師,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堅持終身學習,領會新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同時緊密結合教材內容,有意識地開展課外閱讀教學,進而充分地在初中語文的教學實際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