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徐鳳翔
(1.沙雅縣圖書館 新疆阿克蘇 842200;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書館 新疆 830000)
現在計算機容量大、速度高的優勢,涵蓋CD、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等功能,信息技術賦予文獻檢索新的工作規范,對圖書管理的服務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共享達到更好、更高的程度。信息技術擴展了人類自身信息器官功能,賦予文獻檢索新的工作規范,使圖書館自動化和網絡化信息技術服務方式和信息服務管理理念方面進行創新。
圖書館的功能就是實現資源共享,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但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制約,圖書館資料管理存在普遍的觀念滯后的問題。一方面,許多圖書館為了確保圖書質量,地方文獻不提供圖書外借服務,讀者只能在館內閱讀,無法充分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圖書管理員不注重圖書館管理工作,并錯誤的將自己定位于管理者死角,主要職責是管理好圖書,并將圖書館視為“借閱室”,主動管理與服務意識淡薄,未能充分發揮角色作用指導讀者,導致圖書館管理封閉落后。
就小型公共圖書館來講,負責圖書資料管理的管理員基本是兼職人員,通常不具備管理圖書資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對提供圖書資料服務的意識比較淡薄,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對圖書館免費開放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圖書的借閱率普遍低下,并降低了工作人員對讀者的服務意識。
傳統圖書館開展的各項活動都是以“書”為中心,從采集、編目到流通,都是以“藏”為主,服務理念以“書”為本,缺乏以人為本。圖書館開放時間和服務方式比較單一,使得讀者外借、閱覽都受到限制。圖書館在開放的時間內,由于讀者比較多,而工作人員有限,往往無法實現以讀者為中心,讀者的需求難以實現,館藏信息資源利用率較低。
圖書館信息化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建立數據庫,使圖書庫存容量增大,方便讀者快捷、高效的利用圖書館資源,利用通訊技術的發展來實現信息資源的網絡化,利用光纖數據存儲系統,加強圖書館主頁及Web站的維護,建設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提供校園網、圖書館主頁及電子閱覽室。通過現代的信息化技術,改革圖書館組織結構和服務方式,將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電子化和信息檢索智能化。
信息化管理與圖書館的核心業務有效地配合,幫助圖書館有效的利用資源,提高了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增強了讀者的滿意度。信息化時代的圖書管理效率高,運用信息技術變革圖書館管理模式,管理人員勞動強度降低了,圖書館工作效率提高了,圖書館的競爭力增強了。信息化管理在圖書館的應用和發展,不僅改變了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對圖書館的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也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信息化圖書館管理對圖書館的傳統價值觀念必須進行革新,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讀者,因此以“人”為本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理念。從查詢資料、信息加工到文獻借閱,每個環節都要以人為中心,服務于人的理念應該貫穿于圖書館管理的整個服務過程。管理人員的對服務理念和服務態度不斷改善,達到高效的服務要求。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讀者的不同需求相應得到滿足,獲得優質的服務,信息化對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館員要熟悉管理的圖書和信息,還要及時分析并掌握圖書館的信息源,便于幫助讀者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源。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及數字化資源,圖書館服務是以信息收集與整理、信息的重構與利用以及信息的存儲和使用能力為基礎,根據讀者的需要,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管理的使用價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和實現的。圖書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后,要錄入數據和相關信息,還要對圖書館員工進行培訓,以便能夠指導讀者迅速熟悉新系統的使用功能,實現查閱收集和處理信息功能。另外,新系統在圖書館的實施還需要硬件建設和維護。
信息技術本身不能改善圖書館的管理狀況。建立圖書館的文獻信息系統,需要將文獻資源和文獻信息需要錄入系統,讀者在使用圖書館信息的輸出系統。信息技術正在改變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但信息技術不是萬能的。信息技術必須和有效的管理相結合才能提高圖書館的效率。信息技術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管理水平,因為技術不能代替管理,不能代替文獻信息、圖書借閱等圖書館管理的基本要素。
信息技術必須服務于某項業務才能實現信息技術的價值,但是信息技術的投資可能要高于某項業務的基礎投資。信息技術超前及其學習和使用難度很大。信息時代,新技術、新理念層出不窮,例如博客、微信、社區照片共享服務、開發及在互聯網上生成、共享和分發信息,使用各種信息技術對圖書館機構和網站的影響,技術難度很大。
目前,與發達國家的圖書管理相比,我國圖書館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高校圖書館信息發展也很不平衡,依然以藏書為主要職能,以書刊借閱、閱覽為特征的管理與服務方式為主,缺乏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如信息加工、信息處理和信息轉換水平還比較低。圖書館的資源從以傳統圖書館館藏文獻的數字化轉化為主,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服務范圍小、功能少等狀況,不同程度地制約了圖書館對地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
圖書館知識服務是新時期圖書館核心能力的增長點。在大數據時代,信息海量和信息獲取途徑的便捷,使得信息技術在深度挖掘文獻和信息以及在了解信息內在聯系上更加有作為。將讀者所需的信息對象動態鏈接,或將信息轉化為可視化的知識能源,或創建動態的信息空間。總之,信息化給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帶來了便利,圖書館知識服務帶來的新思維與新方式,提升了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效率。
作為知識和信息搜集、存儲、傳播的重要場所,信息技術成為圖書館提升科學管理的重要環節,信息技術的創新為圖書館提供跨時空的信息服務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信息技術擴展了人類自身的信息器官功能,賦予文獻檢索新的工作規范,使圖書館自動化和網絡化。在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實現跨學科、多領域的信息服務,實現信息資源虛擬化和檢索的智能化。讀者利用圖書館的信息技術進行圖像檢索、多媒體數據傳送和瀏覽、語音導航等。盲人讀者也可以利用語音導航器或盲人專用鼠標來“閱讀”文字和地圖等。
圖書館業務流程進行整合和再造,帶動管理服務意識的創新。建立面向需求的動態管理機制,針對讀者對信息個性化需求,大力宣傳公共圖書館免費開展各種服務活動,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方式,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利用新技術,開展全面的培訓,與發達圖書館之間多做溝通,使圖書館管理人員的信息服務能力、管理服務意識得到不斷的更新和增強,使本館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從而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服務方式。因為現代化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圖書館管理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面,其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也發生了改變,服務要從被動變為主動,從單一到多樣,從靜態到動態。以人為本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理念,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更新觀念,強化服務意識,更好地服務讀者。圖書館應該在信息技術管理、信息技術手段、信息技術服務方式和信息服務管理理念等方面進行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語境下,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核心的競爭要素,是決定發展成敗的關鍵所在。所以,小型公共圖書館必須與時俱進,在圖書資料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強創新,已不斷拓展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面對管理觀念與思想滯后、管理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以及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小型公共圖書館要采取針對性的要加以解決,不僅要與時俱進,注重信息化建設,而且更要注重隊伍建設,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要加強管理手段的創新,注重與讀者互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型公共圖書館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1]曾晶婧.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局限性及未來發展方向[J].學園2015(5)
[2]孫曉明.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知識服務中的應用圖書館工作與研究[J].2016(1)
[3]王琳.信息化背景下圖書館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5(24)
[4]張續平.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挑戰與機遇[J].中國報業2015(22)
[5]戴遠霞.網絡信息化背景下加強圖書資料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