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思源實驗學校 湖南邵陽 422300)
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用在學習方面就是指學習興趣,只有興趣所至,才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梢?,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
有利的教育環境是搞好教學的重要前提,構建一個有利于美術教育環境是美術教育向前發展的基本條件。它實實在在影響著少年宮美術教育,這里指的有利的美術環境不單指一定要有一套完備的美術教育輔助設施,設備在內的美術大環境,這里的大環境首先是指社會、家庭、部分學校領導和教師群體等諸多對美術教育的重要影響。在我們這樣的小鄉鎮,不少人對于美術教育有片面的認識,認為美術就是畫畫,是不務正業的事,學校里的美術教育課,考試前一個月基本上為所謂的主科讓路,種種現象無一不說明社會對美術教育存在的偏見。要改變這種社會觀念對美術教育的不良影響,少年宮應當采取積極的態度,做好宣傳使社會了解美術教育。為此,我在教學中嘗試著把孩子們的作品融入他們的生活,比如學了《裝飾畫》就將裝飾畫作品貼在教室裝扮我們的生活,學習了《賀卡》就引導孩子們將設計制作的賀卡送給爸爸媽媽、老師表達養育之恩、教育之恩,每學期我還要和孩子們一起舉辦書畫展,參加各種美術競賽,讓社會家庭充分認識美術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其次,家庭環境對學校美術教育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記得開學初,一位小男孩什么工具也沒有帶,眼淚汪汪地坐在美術室,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孩子的奶奶不愿意一個小時后再來接他,可他自己卻非常想學美術,這不躲著奶奶偷偷來了。知道這情況后,我帶著他下去找到了正焦急尋找孫子的奶奶,邀請她一起走進我們的美術課堂,體驗一下美術課對孩子的吸引力,親自看看自己孩子對美術學習的渴望與表現出的創造力,我在課堂上對孩子的繪畫天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位奶奶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此,孩子參加興趣班從來沒有遲到過。有了這樣一個濃郁的美術環境,孩子們隨時都能感受到美術的獨特魅力,當然就更有學習的興趣了。
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美術課堂學習內容要更貼近學生生活,少年宮美術教育最大的優勢就是不受美術教育大綱,教學任務的限制,沒有功利性,教師可以盡情地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美術,由美術作品聯想到現實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美麗的大自然包羅萬象,它是藝術植根的沃土,怡人的景色給我們提供了創作的素材,廣闊的天地任我們暢想,自然的變遷又給了我們藝術的靈感。回歸自然,我們可以尋找藝術的本真,這樣的作品才更有生命力。每逢春暖花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會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里寫生,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學會用美術的語言表達,體悟自然賦予的新韻味。在本學期里,我還讓學生去大自然中尋找材料,手工制作等作品交上來,著實令我驚嘆:樹葉拼成的海底世界,五谷雜糧做成的小兔子,瓜子殼貼成的裝飾畫,花瓣做成的書簽……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給孩子們帶來的藝術靈感,這美麗神奇的大自然怎會不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帶給孩子們無窮的快樂呢?
活動式就是動態的學習方式。所謂動態學習是在動態環境下,學生動態的思維方式去發現、組合、交流、創造信息,從而理解知識發現規律,構建自身的動態知識體系,形成動態思維結構的學習方式。例:在《走進大自然》一課,讓學生以地為紙,把你看到的東西當美術工具,帶領學生捏泥團做雕塑,擺葉子做圖畫,用土石、沙石壘城堡……皆無不可,想象的空間有多大這個課堂就有多大,這樣的課堂自由廣闊,這樣的教學高效快樂。
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玩游戲,通過猜一猜,演一演,比一比等有趣的游戲方式創設趣味性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使孩子們獲得學習的愉快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合作能力,在教學《三原色三間件色》一課時,我用了一個小故事導入:在遙遠的王國,里面所有的東西都是灰色的,有一天,三朵彩云飄過這兒,看到這兒一片灰色的景象,于是決定下點雨,將這兒變成彩色的,他們開始下起雨來,河水變成藍色,雨水變成紅色,岸邊的小花也變成了黃色。真是漂亮??!我一邊講著一邊看著學生的反應,每位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聽著,有的甚至屏住了呼吸。這時我適時拋出問題:可是只有這三種顏色,世界還不夠漂亮,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變出更多的顏色嗎?做個魔術師,想辦法裝扮我們的世界吧!同學們都興致勃勃地拿出顏料進行調制,一個個為自己調出不同的色彩而歡呼雀躍。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學生在“玩”中學,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實效性。
[1]《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
[2]賽音吉爾嘎拉.2011年14期《關于小學階段藝術教育的幾點看法》;選自《內蒙古教育》;
[3]邵躍飛.2003年02期《試論青少年宮校外教育的獨特功能》;選自《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