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敏
(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實驗學校)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說到底是用來交際的。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語言。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是說出來的,所以,讓每一個學生開口說英語是英語教學的重要載體。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和探索,在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上有以下幾點認識:
要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就要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培養他們大膽說的習慣,這個過程要起步于初學階段。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對英語會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愛說、愛動、愛模仿,記憶力好。此時,教師要抓住他們的這些優勢,一開始就為學生創設真實語境,讓他們用簡單的日常用語進行對話,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Is this your...等,鼓勵學生學以致用。當他們在練習中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錯誤時,教師不要立即糾正,因為這樣做不僅容易干擾學生思緒,還會打擊到他們說英語的積極性。合理做法是在他們說完之后,先用Wonderful!Good!You did well!等贊美的語言給予他們肯定,然后再對學生口語中出現的錯誤用委婉的方式給予修正。
具體的做法是采用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由點及面逐步鋪開的方式進行。值日生報告從短小淺易的內容逐漸過渡到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的語言材料。報告的內容可以是學校生活、小故事等。最初可以按照“I’m on duty today.Today is Monday.It’s fine...”的形式進行,也可以按照課本學習內容同步進行。隨著詞匯、句型的增多,學生還可以按照當天實際情況增添內容。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該給予引導和鼓勵,并且要有計劃地對所學知識進行口語練習。
這種課前的值日匯報,不僅能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讓其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對渲染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這種課前的值日匯報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學生的聽、寫能力。
作為一種外來語言,英語有其自身特點。掌握英語句型是培養說的能力的基礎和關鍵。
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講清楚所要掌握的英語句型結構,在學生頭腦中樹立清晰的概念。如,在教“I like...very much.”句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明白此句與漢語表達的差異,學生對此會有很大的興趣,從而取得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再比如,講授“There be...”句型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室里的實物提問“What’s in our classroom?”引出 There be句型:“There are some...in our classroom.”然后引導學生歸納There be句型的結構和用法。
其次,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學科,教師必須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訓練的機會。要做到這一點,連環操練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連環操練就是A問B一個問題,B回答之后再問C,C回答后問D……依次進行。
例如:A: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B?
B:I went shopping.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C?
C:I went to the library.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D?
D:...
在進行這樣的語言操練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聯系生活,從而培養他們靈活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導下的英語教材,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語言知識是通過簡短而又貼近生活的對話來呈現和練習的,這些對話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比如:用話題This is my sister來介紹家庭成員,用話題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來交流偏愛和理由,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談論孩子們的周末活動,Will people have robots?拓展學生思維,展望未來生活……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把小小英語課堂變成一個個精彩無限的英語世界。
首先,在學英語的起始階段,教師要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增加學生聽說英語的機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覺形成記憶,促進聽說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圍繞所學語言內容創設豐富的交際環境,引導學生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訓練語言知識。
最后,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如:才藝表演、唱歌、朗誦、講故事、演講、采訪活動、調查報告等等,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興趣盎然,樂于開口,自然而然鍛煉了口語,提高了說的能力。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既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練習口語的好機會,還可以彌補在課堂上由于人多、教學任務重而不能人人參與教學活動的不足,讓學生充分展示表演才華。課外,師生之間可以經常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見面時說一聲“Good morning!”分手時道一句“Goodbye!”通過請學生“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or your family”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英語交流來了解和關心學生的生活。
有時,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組織活動,如:辦英語板報,開展英語故事會,班級組織英語短劇表演,甚至舉行英語晚會等等,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實踐,在活動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既培養說的能力,又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知識的目的,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創新能力也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曉燕.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困難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4(16).
[2]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