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平亮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增盛鎮中學)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之下,初中數學教學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其所面臨的社會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對教學質量進行進一步提升是必然趨勢。較為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結合實際對數學教學進行合理的改革與創新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手段,“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此種趨勢之下應運而生,不僅可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培養,同時還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導學互動”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導學結合”以及“互動探究”這兩種特征可在上述模式中得到直觀體現。一般情況下,“導學互動”會嚴格按照以下四個步驟進行:自學綱導、合作互動、導學歸納以及反饋訓練。也就是說,在實際運用“導學互動”模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必須對上述因素充分考慮。
通過對“導學互動”具體應用的分析,我們對這一教學模式的特征進行總結,下面我們對其特征的具體表現進行分析。
(1)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使用“導學互動”模式必須將課堂作為一個教學單位,這個教學單位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在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課堂上,教師主要需要在遵循以下三點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首先是利用必要的手段促使學生實現對知識的自主學習,其次是促使學生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徹底內化,最后是通過檢驗等方式幫助學生熟悉與掌握所學知識。
(2)“導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著科學組織與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也需要將“導綱”作為核心開展一系列“導學互動”模式教學活動。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導綱”可促使自身價值與意義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并為學生提供濃厚的學習氛圍。
(3)引導、自學以及互動是“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顯著特征,教師必須明確自身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的引導地位,在實際應用“導學互動”模式時也時刻注意學生的自主學習,注意不能在這一過程中忽視師生之間的交流。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而這所謂的“充足”,不僅是教師對于新課改理念的充分認識,而且也包含了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上的有效轉變。
然而,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觀念要改變也并非易事,所以,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觀念轉變力度不夠的問題普遍存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教學形式化嚴重;其二,教學內容設置和教學方法選用受觀念阻礙,導致教學水平降低。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不同于小學生的乖巧,也不同于高中生的穩妥,正值叛逆期的他們在為人處世中很容易被自我想法“綁架”,歪曲他人意圖。所以,對于初中生的學習引導教師需要格外注意,應致力于贏得學生的認可。
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中,學生始終處在被動接受的狀態,主體地位得不到重視,主體性得不到發揮,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幫助師生轉變了傳統的主客關系,教師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在知識和學生之間起到鏈接和指導的作用,師生互動解決數學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
學以致用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初中數學課堂亦是如此。高效的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應用知識、獲得成長。“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比如,在講解“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生應用自己已有的知識,思考、分析問題;再將學生按照分組原則分組,進行小組討論,總結本組的觀點,進行組間的溝通交流;再由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性點評,告知學生正確答案有:相離、相切和相交。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思考和分析,對于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和深刻。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現代教育發展的產物,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教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的合理引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勇明.“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7(15).
[2]葉德妹.“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分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