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莉莉
(山東省東營墾利區第二實驗中學)
在傳統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總愛以自己為中心來展開教學。在這樣的教學觀念下,課堂變成了教師個人的“一言堂”,學生個性的發揮往往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在這樣的課堂中,很多學生是沒有主動學習知識的意識的,往往教師給什么,他們就“吃”什么,如此枯燥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導致學生對地理這門課程產生倦怠情緒。所以,為了提升教學質量,為培養學生對地理這門課的興趣,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即切實落實新課改的“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此,教師不妨積極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來落實這一點。比如,使用翻轉課堂。其具體的實現步驟可以是這樣的:第一步,教師事先依照教學內容為學生制作教學視頻,這個視頻一定要短小精煉,且包含課程的重、難點;第二步,教師將短視頻上傳至校園網,之后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并讓他們依據短視頻來預習;第三步,學生預習工作完成,且已經羅列出無法解決的問題;第四步,開始上課,屆時,教室已經不再是以往教師授課的地方,而是變成了教師為學生答疑解惑的場所。在這個場所之中,師生得以充分交流和溝通,且師生之間的等級已不再像傳統教學模式中那么上下分明,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更像朋友。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第四步的有序進行,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學習層次、個性特點等因素將他們分組,要科學、合理地配置每一個小組,即每組內的組員要按照素質梯次分配,有地理成績好的,也要有地理成績不好的,有性格活躍的,也要有性格內斂的……總之,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讓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與此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這不僅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還能對學生將來的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所謂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是說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所以,為了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地理,教師不妨推薦學生看一些有關地理的紀錄片(如《行星地球》《野性中國》《BBC:非洲》等),或者直接依照自身的教學情況截取紀錄片里的片段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這樣做不但能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同時,還能開拓學生的見聞,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地理教學中有很多記憶知識的好方法,比如地圖記憶法、歸納記憶法、列表記憶法、系統綱要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等。在以往的教學中,這些方法都非常好用,但是,生活畢竟總是向前的,隨著記憶法的發展變化,思維導圖漸漸演化了出來。
從思維導圖的特點來看,思維導圖幾乎集合了上述所有方法的大成。有人說,思維導圖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因為它既簡單又有效,而且能充分表達發散性思維。思維導圖,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圖形思維工具,即該工具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各個級別的主題按照隸屬關系,用層級圖表的方式表現出來。在這個層級圖表之中,主題關鍵詞與隸屬于它的圖片或者文字是有記憶鏈接的,并且鏈接的線要用不同顏色的線來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好的思維導圖是必須要圖文并茂的,此外,在制作過程中,制作者還必須要重視顏色的運用,要知道,圖片和顏色能夠非常有效地刺激人的大腦,利用這種刺激,學生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習和記憶。而且,要想掌握思維導圖的制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這就要求廣大地理教師必須深度挖掘并理解思維導圖的內涵,積極學習與制作思維導圖有關的各種資料,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思維導圖在地理教學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綜上所述,要想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師不妨從“教學模式”和“記憶方法”兩方面去著手。要知道,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病已經越來越明顯,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廣大地理教師必須勇于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變革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適應我國教育的發展需求。當然,本文所提及的翻轉課堂不一定具有普適性,所以各位讀者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自身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此外,思維導圖是現今比較流行且非常好用的一種思維工具,為了學生能夠學好地理這門課程,廣大教師必須要對該工具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紹傳林.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實施及其在中考中的成功體現[J].新課程(中),2017.
[2]劉敬鋒.結合實例探討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