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尚秋
(重慶市第八中學)
文化是伴隨著民族的發展而產生的,而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文化的繁榮興盛。中華民族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積淀出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文化不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基石,同時也是個人成長的精神動力。一個人缺失了文化之后,就會心理脆弱,精神意志不堅定,思想容易動搖。文化是我們的“精神之鈣”。身體缺鈣,容易腿腳抽筋,四肢乏力,而精神缺鈣,人就會迷失方向,遲早要垮塌下來。我們時常會這樣評價一個人“沒文化,真可怕”,而沒文化并不是真正的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對文化的不自信,尤其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文化的不自信。
自信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自我肯定,是一種良好健康精神狀態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要努力追求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意識。自信常常表現為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好某件事,自信能激勵我們將事情做得更好。對外,自信是一種精神風貌;對內,自信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和贊許。
文化自信源自文化自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覺是指由歷史文化傳統養育出的人對自己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的自知,具體表現為清楚歷史文化的來源、發展、特點及趨勢。文化自覺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自我覺醒。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覺是助推文化發展進步的前提。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覺為前提,是在文化自覺的基礎上對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與認同,對本民族文化的發展進步充滿自信。
新時代的青年學生,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以自信傳國之文化,推動國家和民族發展,必須要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十八大以來,國家領導人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固有的根本,也都能夠從其孕育的人中看到身影。一旦文化失去了根本,就等于河流沒有了源頭,文化就會喪失。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化。中國文化發展的母體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得以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深埋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內心深處,是中華民族在精神上的顯著標識。中國傳統文化不但滋養著中華民族,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同時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仍閃耀在世界文化之林,是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羅素曾經對中國文化做出過這樣的評價:“中國文化中的一些品質對于當今世界十分重要,如果全世界能夠采納中國文化,世界就會出現更多的祥和與歡樂?!绷_素的評價已經被世界很多國家和民族的行為所驗證。國內的“國學熱”、國際的“中國文化熱”就是很好的證明。
世界上的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與世隔絕的,在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都需要不斷吸收與融合外來文化,不斷從外來文化中吸取營養。如何對待外來文化,是一個國家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越是文化不自信,就越將本國的文化與世界文化孤立,排斥外來文化,故步自封,這樣本國文化遲早會消失于世界文化之林。反之,越是文化自信,就越能對外來文化以積極的態度在交流中實現文化發展。世界文化多元多樣,每一個國家的文化都在為人類文明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只有融合世界各國文化之所長,才能使本國文化更好地發展。中國文化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一直不斷廣泛吸納外來的優秀文化。例如漢唐時期,中國文化廣泛吸納了佛教文化和西域文化;宋明時期,中國文化又廣泛吸納了阿拉伯文化和波斯文化。在當今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和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要增強文化自信,傳播中國文化,我們更應該張開雙手擁抱外來文化,以博大胸懷對待外來文化,借鑒和吸納優秀的外來文化。
要知道,我們的文化自信絕不是空中樓閣。文化自信的基石就是中國的蓬勃發展。中國文化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中國社會發展又保證了中國文化的進步。我國文化自信不僅源自我國歷史的悠久與輝煌,更需要著眼于我國未來的發展。文化自信,弘揚中國文化。首先,要在世界發展進步的大趨勢下把握我國文化的發展趨勢,推動我國文化在世界產生更廣泛深遠的影響,為世界文化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其次,要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深入思考為什么中國能夠集思廣益、集中精力舉國辦大事,中國近幾十年國家興旺、文化興盛的源頭在哪里?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堅持文化開放,創造無愧于歷史的中國文化。最后,文化自信還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網絡化、信息化已經成為當今的時代主題,網絡信息為文化發展提供新的載體,我們應該把握這些時代特征,發展中國文化。
文化自信,以自信傳國之文化,不忘本來、正本溯源,吸收外來、弘揚文化,著眼世界、放眼未來,推進中國教育事業進步,推動中國文化發展,引領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蔡后奇,洪曉楠.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的實踐詮釋學路徑[J].學習與探索,2017(11):22-29.
[2]徐奉臻.“文化自信”的定位內涵及功能路徑[J].社會科學家,2017(10):7-11.
[3]梁春武.用文化自信講好精彩中國故事[N].人民政協報,2017-04-10.
[4]韓震.論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三種根基[N].北京日報,2017-02-13.
[5]劉林濤.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