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作為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基本教學目標是培養與發展計算機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分析能力。然而在實踐教學中,數學課程和計算機專業教學已經脫離,導致數學課程教學成了一種擺設。甚至個別計算機專業學生認為,數學課程學習與本專業毫無關聯,學與不學數學課程,并不會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與把握造成負面影響。事實上,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數學課程教學就是如此,內容抽象,教學形式單一化,學生自感無趣、枯燥,長此以往便會形成抗拒心理。基于此,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數學教學進行變革與創新尤為重要。
1.數學課程教材編制有失合理性。與高職院校其他專業課改對比,計算機專業數學課程變革仍然落后。究其原因就是數學課程教材過于陳舊,內容方面與計算機專業偏離,不能滿足其需求。目前,高職院校教材的編寫工作基本是由數學教師單獨負責,過于側重數學課程的系統性與學科性,反而忽略了其針對性與應用性。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選擇的數學課程教材內容方面過于看重微積分,難以滿足計算機數學實際教學訴求。同時,受數學課程教材、教師能力以及基本條件等影響,計算機專業數學教學基本只講解理論性知識,實訓可操作內容比較少,關于計算機編程方面涉及的極少,嚴重影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2.數學課程變革蝸步難移。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對學生的數學基礎與能力有一定要求,而且數學教學需要確保系統性與完善性,對于函數、導數、積分以及極限等必須重點講解[1]。針對基礎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尤其是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他們“重專業、輕基礎”,加之數學知識煩瑣、復雜,難度、深度比較大,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又比較單一,已無法滿足計算機專業與教育發展需求。雖然計算機專業數學課程實踐教學時難度有所降低,可是分析課堂教學成果可知,教師只是單純為了教學而教,而學生被動為了考試而學習。
1.引入數學文化,培養職業素養。高職院校計算機數學課程教學要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深挖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把數學文化與數學內容相融合,滲透數學精神與理念,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2.內容的變革與創新,深化專業服務度。首先,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數學課程教學的編寫要兼具計算機、數學的重要知識點。教材內容編寫要根據高職院校計算機數學的基本需求,以生活趣事或者是問題情境為引子闡述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和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要盡可能減少理論性推導,關注算法思維培養,培養計算機專業學生解決算法問題的數學思維形式,從而為之后的算法課程教學夯實基礎?;趯I培養視角下,明確學生需要培養的具體算法思維,同時摸索數學知識與建模方法,合理編寫高職院系計算機數學課程教材內容。其次,根據高職院校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能力情況,明確數學算法知識的具體層次,按部就班,合理設計教學進度。再次,融入算法數學思維以及其培養方法,主要是明確教材內容以哪一種形式進行展開,怎樣安排等工作。數學課程內容的編寫要關注數學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知識的融合,難度應該適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定多層次實驗內容,以供不同學生學習,還要有效拓展實驗,為基礎好、能力高的學生創造創新、自由發揮的空間。此外,實驗課程可選擇單獨計算機專業數學課程實驗,并安排專門教師進行指導,實驗時必須保證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發揮引導者、組織者作用,切實提升與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
3.優化教學方式,深化教學成果。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高職院校計算機數學課程教學選擇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頗佳。而項目驅動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培育與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結合自己所做項目摸索出學習具體方向與學習目標等。除此之外,還應該選用多媒體技術,用于活躍課堂氣氛,強化教學效果。多媒體設備能以圖文并茂、動畫、音視頻等形式呈現教學內容,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具象化、趣味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傳統單一教學的局限性,選擇多樣性、多層次的教學方式,尤其是翻轉課堂、微課的應用,可以打造輕松、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分析、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等,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課堂主人,從而促進學生自覺成長[2]。
4.側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深化專業素養。通過專業知識性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維,加深學生對數學建模目的與價值的理解,引導學生從算法視角分析問題,進而培育高職學生的專業素養。比如,在數學課程圓錐及其側面積的教學過程中,可設計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作為中線予以旋轉的課件,引導學生通過仔細分析圖形圍繞中線旋轉一周動態,了解圓錐幾何體基本屬性,引導學生快樂學習,培養高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
5.制定多元化考核模式。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數學課程教學要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對高職學生能力、綜合素養進行多元化評價與客觀評價。高職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鼓勵,也要求高職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多元化評價[3],采用多層次評價形式,比如教師評價、師生互評、生生互評。此外,也可選擇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評價,選出最佳成員。教學評價應該關注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的客觀性評價,對于不同的學生都應予以鼓勵,幫助其建立自信心,進而實現其自主學習目的。鼓勵高職學生積極參與不同形式的建模比賽或實踐類活動等,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數學課程教學需要廣大教師大膽開拓,以教材內容、教學方式以及考核形式等為著手點,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實現計算機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為社會培育出優秀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