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社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擔負著民族文化傳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現代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重任。中等職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具有較強專業技術的一線專業技術型人才,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基礎動力。張德江委員長在開展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時強調:“職業教育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促進就業為目標,按照社會需要設置專業,著力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專業設置對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科技進步、社會服務具有全局性的意義。重點關注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之間的聯系,就是要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與產業之間的有效協同,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生的社會適應度與就業率。
自貢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教育傳承,全市開辦有各級各類學校700所,至今開辦中等職業學校20所,其中有1所“全國1000所改革發展師范學校”;教育部門管轄的有17所,3所由其他部門管轄,含非全日制在校生達2.59萬人。2017年,自貢中職學校畢業生有5761人,涉及76個專業,以加工制造、交通運輸、信息技術、財經商貿、旅游服務、教育為主。截,2017年10月,共計就業5588人,就業率97%,對口就業率89%,但服務于地方企業的人才偏少。自貢市的中等職業學校具有數量少、規模普遍偏小、專業設置布局不均衡等缺點,其專業設置與地方各類新興產業協同性較差,是中職學校畢業生服務地方企業較少的重要因素。為實現中職學校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提升,本文將以中職學校專業設置為研究對象,尋找自貢市中職學校專業設置中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優化策略,從而更好實現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數據均來自《關于公布四川省2017年具有中等職業學歷教育招生資格學校及專業的通告》《自貢市2017年中等職業教育年度質量報告》。
在中職學校的18個專業大類中,自貢市中等職業學校共設置有16大類,沒有設置休閑保健類和體育與健身類。

表1 自貢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點統計表
1.專業布局的非均衡性。如表1所示(P130),自貢市20所中等職業學校所開設的專業大類中,開設信息技術類、加工制造類、交通運輸類這三類專業最多,占據了47.7%,能源與新能源類專業布點僅有1個,資源環境類和司法服務類專業布點都只有2個,休閑保健類和體育與健身類專業布點為0。可見,自貢市中職學校專業布局不平衡,與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專業布點少。
2.專業布局的無序性。自貢市的中等職業學校表現出明顯的趨易避難現象,計算機應用、機械加工技術和旅游服務與管理等發展比較成熟的傳統專業被廣泛設置,20所中職學校中,11所學校設置有計算機應用專業,7所學校設置有機械加工技術專業。而辦學成本相對高、師資缺乏、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卻較少設置,如能源與新能源類、體育與健身類。而且,自貢市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具有很高的趨同率,20所中職學校中,信息技術類專業布點24個,計算機應用占11個點;加工制造類專業布點22個,機械加工技術與機電技術應用分別占7和5點;旅游服務類專業布點11個,旅游服務與管理和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共占9點,表現出了較明顯的專業趨同。
3.專業結構單一。在20所中職學校中,設置15個及以上專業的有3所,10個及以上的有2所,5個及以上的有6所,5個以下的有9所,其中有一所學校僅有開辦1個專業。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僅4個專業、自貢市舞蹈學校僅1個專業,專業太少,無法有效構建專業群,不利于中職學校發展,也不易專業化技術人才培養的集群效應。
4.專業設置與地方產業發展規劃的契合度不高。
《自貢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指出,增加全市健康投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改善生態環境,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健康產業體系,將健康產業發展成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經濟增長支柱產業,建設健康自貢。健康產業的發展需要醫藥衛生類、旅游服務類、農林牧漁類、休閑保健類、體育與健身類以及資源環境類專業人才。而20所中等職業學校中沒有面向健康產業設置相應的專業,在醫藥、旅游、農牧、休閑保健和體育健康大類專業設置上開辦很少,尤其是休閑保健類和體育與健身類還沒有學校開設此類專業。文化產業發展方面,自貢市提出“加快中華彩燈大世界建設,推動自貢彩燈之鄉文化創意產業園、自貢彩燈彩文化產業園、中華‘中華彩燈·恐龍’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仿真恐龍園的建設”。在自貢市中等職業學校設置的132個專業當中,文化藝術類有8個專業布點,其中僅有1個民間傳統工藝可以勉強和彩燈文化有關聯,而真正專業的彩燈工藝專業至今未在中職學校中開置,與恐龍、彩燈恐龍和仿真恐龍相關的專業同樣沒有得到相應地開設。
根據《關于公布四川省2017年具有中等職業學歷教育招生資格學校及專業的通告》,選取自貢、內江、宜賓、瀘州、樂山五市的中職學校所開設專業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圖1。

圖1 2017年自貢、宜賓、內江、瀘州、樂山中職學校專業對比圖
如圖1所示,信息技術類、機械加工類、交通運輸類、財經商貿類和旅游服務類是五個城市的中職學校都普遍開設的專業,司法服務類、體育與健身類、資源環境類、能源與新能源類、石油化工類和休閑保健類是五個城市的中職學校都少有設置的專業,專業設置具有明顯的城市差異。比較后發現,自貢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具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1.自貢中職學校專業設置的優勢。對五個城市中職專業設置對比后發現,自貢市中職學校存在一定的優勢,公共管理與服務類、司法服務類、石油化工類、資源環境類專業布點是五個城市中最多的,在自貢頁巖氣的開發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
2.自貢中職學校專業設置的劣勢。信息技術類專業布點最高的是宜賓,加工制造類布點最高的是樂山,旅游服務類最高的是宜賓和樂山,交通運輸類專業布點最高的是宜賓,財經商貿類專業布點最高的是宜賓和樂,在這些專業設置上自貢存在著劣勢。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與經濟有關的農林牧漁類、加工制造類、交通運輸類、旅游服務類、信息技術類等專業都應有相對提升,來滿足逐漸提高的質量要求。然而,自貢的中職學校的這些專業在五個城市中僅在中間水平,專業設置上與最高的宜賓市有著相當的劣勢。自貢在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上就應該給予更多支持,盡自己努力,從提高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質量著手,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總體而言,川南地區中職學校專業設置上都有各自的側重點,但是仍存在明顯的趨同現象,專業設置上缺乏與新興產業和可持續性產業的協同。
1.對接產業規劃,實施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自貢市是一個老工業城市,為加快建設全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西部內陸融入“一帶一路”先行區和獨具特色的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做出了“大健康產業發展”“綠色生態城市”“中華彩燈大世界”等一系列的產業轉型規劃。面對這些產業轉型規劃,中等職業學校應做出積極的回應,對接自貢即將轉型而成的“大健康”“綠色生態城市”“彩燈大世界”等產業,增設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改造適用于自貢市產業規劃轉型的傳統專業,減少或淘汰信息技術、加工制造等專業大類的老舊專業。中等職業學校應實施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各專業結構與布局,提高專業建設水平,使專業培養出的技術人才能夠切實符合適應自貢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需要,全面提升中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彰顯中等職業學校技術人才培養的優勢。
2.堅持錯位發展,凸顯專業特色。堅持錯位發展是自貢市中職學校突出市域特色的必由之路。根據自貢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盯緊新興產業,與宜賓、瀘州、內江、樂山中職學校錯位發展,突出市域優勢與特色,形成獨具優勢的自貢市中等職業教育共同體。自貢市的中職學校也應根據自身辦學歷史與傳統,集中力量辦好、辦優、辦特自身的重點專業,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中職學校。
3.適度設置預測性專業。相對來說,產業發展的過程是動態演變的,而滯后性在技術人才的培養方面上卻又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說,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進行專業的設置之前,有必要對相應的產業實施一次全面充分的情況調查,以此調查為基礎,分析與預測相應人才需求的標準。換句話說,就是既要知道要設置的專業所對應的產業對于人才需求的要求,又要考慮這個人才需求的要求的變化,并對這些變化有效的予以判斷,針對判斷分析出的變化方向,具有預測性的、有針對性地設置相應專業,使得專業的設置與產業的動態變化相適應,促進實現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將導致區域產業結構的演變、部分產業的轉移、產業的重新布局及產業的融合,將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專業結構,同時也要求就業結構、專業結構適應產業結構的調整。自貢市正值全面產業轉型時期,大量新興產業即將出現,自貢中職學校應該未雨綢繆,調整和新增相關專業,利用專業導向作用協同產業發展,為自貢市地方產業升級轉型和特色經濟發展,培養出一批具有專業化技術知識且適應轉型后產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