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瑜
(陜西省米脂縣教研室,陜西 米脂)
作為物理教研員,在研究農村初中物理實驗相關內容的時候,發(fā)現(xiàn)實驗中學生對具體的理論了解得很多,且能熟練地背誦各種物理理論內容,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束手無策。所以針對此問題,初中物理教師要給予高度的重視,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真正從生活走向物理,讓物理走向社會。
作為初中物理教研員,在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內容開展分析的時候能了解到,初中物理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始終認為物理實驗課程開設時資源不足,是初中物理實驗課程開展的阻礙。其實分析農村物理教學資源能了解到,雖然農村物理課堂上能使用的物理實驗器材有限,但是農村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很多的教學資源,因而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需要做一個“有心人”,并用持續(xù)、發(fā)展的目光看待問題,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進而使用課本知識內容給學生解釋,以達到物理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理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或者實例融入實驗教學中來,以豐富實驗教學的內容。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完成溫度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合理應用等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醫(yī)院的環(huán)境,讓學生作為“病人”,教師充當“醫(yī)生”,然后通過給學生測量體溫的方式,鼓勵學生說出現(xiàn)實生活中體溫計讀取的有效方法。然后教師拿出溫度計并引導學生按照教材提供的步驟,對室內的氣溫進行記錄,并在杯子中倒入熱水,每間隔一分鐘測量一次水的溫度,進行記錄,持續(xù)到水溫與教室溫度一致。教師通過體溫計和溫度計為學生講授正確的讀取方法。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了解溫度計和體溫計的使用方法,進而揭示了兩者的使用范圍,并讓學生在熱水測量過程中親自參與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以掌握正確的讀取方法[1]。
思想是一切行動的動力源泉。在對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農村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的觀念上和意識上相對淡薄。一些教師過分重視教學安全,不敢承擔責任,懼怕繁瑣的實驗教學步驟,以實驗環(huán)境無法滿足要求、器材條件不足、資源短缺等等作為借口,對于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毫無熱情,甚至呈現(xiàn)出了推脫的情緒。由于中考當中并沒有將物理實驗的實際操作能力列入到考試內容當中,因此對于很多農村初中物理教師來說,更多的是采用“講實驗”的教學方式而并非“做實驗”。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工作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對物理知識和物理現(xiàn)象加深理解、掌握其內涵的有效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物理新課標當中對于學生應當深入探究并掌握物理實驗的過程與現(xiàn)象等問題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并且非常重視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的能力。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也必須將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作為首要教學任務,提高重視程度,轉變教學觀念,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在實驗教學當中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掌握,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2]。
農村物理實驗教學整體效率偏低的原因是受到初中生物實驗操作能力低、觀察能力差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是指導者,所以在實驗教學期間,要做好實驗指導,要引導學生對實驗有簡單的了解,尤其是所用的儀器以及操作步驟均要進行細致的閱讀和研究,以了解實驗全程,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使得學生能在自主實驗和教師的指導下,從新的視角觀察和分析實驗過程。例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天平稱重固體或者液體質量的時候,可以發(fā)揮教學指導作用,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全過程,在實驗器材不夠的情況下,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分組上前進行實驗,并為學生講授量筒、量杯等器材的合理化使用,教師在將基本內容講授完成后,需指導學生分步驟開展實驗活動,分步驟進行固體和液體的測量,使得學生能將觀察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進而使學生能在數(shù)據(jù)分析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實驗技能。
教學資源的分配不均衡在很多地區(qū)都有明顯的表現(xiàn),農村學校在這一方面更加的明顯,這便使得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實驗教學觀念落后,教學理念缺失,對于實驗教學工作并不十分熱情。為了有效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能夠加強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物理能力,教師必須提高自身教學積極性,改變教學觀念,加強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