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安徽省六安中學,安徽 六安)
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中,有許許多多頗具美感的語句段落,其中會含有親情的美麗,社會的美好,道德的高尚,自然的美妙等等,這些語句段落中都飽含著作者的豐富情感表達,因此,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努力挖掘蘊藏在文字當中的思想感情,帶領著學生面對栩栩如生、生動形象的人物,而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文字或者符號。這樣子,更容易讓學生感受到如浴春風或者身臨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加深入地體會其中的情感。
比如,在對于《相信未來》這首詩歌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抑揚頓挫、錯落有致以及有感情地進行課文的朗讀,從中品味體會詩歌當中蘊含的意境,使得學生領會作者的那種在逆境挫折當中堅信未來的堅強,鼓勵學生直面困難、熱愛生命。在進行《想北平》這篇文章的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字詞句段篇等等,帶領學生進行反復的探討,讓學生和課本文章之間進行無聲的對話,深化學生對于文章的情感體味,并且令學生感受到文章當中作者的愛家思鄉之情,努力挖掘課本文章當中隱藏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在領會文章的同時,和作者之間形成情感上的強烈的共鳴。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的情感教育就是說在進行語文的教學的過程當中,還要進行人文科學的教育,充分發揮情感的動力、組織以及調控等等各方面作用,引導學生形成健康且個性、完善且健全特點的人格。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多媒體技術在當今越來越流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對學生的情感方面進行教育。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以及試聽結合的特點,還能夠動靜結合,將這樣的教學方式引進到語文的教學課堂,能夠將那些優美動聽的語句、段落生動的展示在學生的眼前,能夠將情感的教學在這樣的情境下發揮到最好。
比如,在進行《江南的冬景》這篇文章的學習的時候,由于這篇文章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播放關于這篇文章的音樂,在音樂的氣氛之下,將描繪的情景圖片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然后教師可以把圖片在課堂中為學生清晰的展示出來,如江南雪景妙麗的圖片、江南村莊靜謐的圖片、山坡田野的圖片以及天空的圖片等等。教師運用這樣特殊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出課本內容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江南冬天的溫柔美好,對江南冬天的景象有了深入的了解,也讓學生品味到了文章之中的意境美,提高了學生的情感以及審美的品味。
在現如今語文教學的當下,如果只是依靠課堂的45分鐘來傳授知識以及依靠課本當中的內容講解,來提高對于學生的情感的教育,是遠遠不足的,教師還應該加大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方式、途徑以及渠道,比如,開展與語文相關的課外活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眼界,也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范圍,還能夠讓學生獲得精神方面的享受以及感情上面的情操陶冶。作為高中語文老師,應該充分地了解情感的教育對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途徑,并且將這樣的方式落實到語文的教學之中,努力將學生培養為具有健康思想以及具有豐富情感的優秀的人才。
比如,在進行《我與地壇》這篇課文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相關的書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及《生命之歌》等等書籍都可以,讓學生學會珍惜生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以及奮斗觀等等。同理,在進行《寡人之于國也》這篇文言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了解一些《論語》當中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廣泛地進行語文的課外閱讀的活動,用這樣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且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感情的教育。
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學生與語文的共鳴,加強他們的自身素養,促使其擁有一個充實且美滿的高中語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