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鋒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七中學,吉林 松原)
新高考對于學生的英語語言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因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勢在必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逐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使其樂讀;不斷豐富學生閱讀語庫,使其好讀;持續加強學生閱讀訓練,使其會讀。通過這些策略的運用,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充盈了學生的語庫,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自實施高考綜合改革以來,英語新高考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對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要求提高了不少。這對師生來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英語閱讀原本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分析和理解過程,高中生的閱讀得分向來就不高,現在新高考的改革大風襲來,形勢更加嚴峻。那么,該如何增加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順利適應這種新題型,不斷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呢?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眼界的拓展、思維品質的不斷提高,是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新高考英語試題尤其注重學生語用能力,全部以語篇為考核內容,話題涉及特別廣,文章特別新有活力。新高考“指揮棒”的重大變化也決定了閱讀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不可比擬的地位,所以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
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首先開始于課堂教學,教師想辦法向學生灌輸必要的閱讀技能技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不同層次的提高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比如詞匯和閱讀能力。如果沒有詞匯,語篇理解只能是無稽之談。在每一個45分鐘,老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解決詞匯這一難題。詞匯和閱讀不可分割,不偏不倚,不分伯仲。
一個段落是一組有邏輯聯系的句子,也是一篇小短文。一般來說,一個段落由三部分組成:主題句、支持句和結論句。主題句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不僅確定段落的主題,而且限定該主題在本段討論的范圍。支持句對主題句作進一步的闡述。結論句用來標志段落的結束。正如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提出的,他們之間必須用相關的邏輯詞連接,以達到句子的自然銜接。
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通過精細化閱讀來逐步完成,理解閱讀內容從淺層次閱讀向深層次閱讀推進,逐層加深。學生要能學會分析篇章內容,抓住主要信息,歸納中心思想。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有目的地采取各種教學手段來加強閱讀能力訓練,激勵學生多讀多練,逐步達到無障礙閱讀的目標。緊抓基礎知識,打好閱讀基礎。在教學中,根據評分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階梯達標訓練,提高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訓練學生用不同語言形式來表達同一內容或意思,來強化固定短語和句型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學生通過所給的句型、短語或詞匯造句,理解了英漢表達的相互切換,學會用詞組或者句式去表達,準確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有很大提高。通過賞析他們熟悉的經典句型,他們記憶了大量的詞組,鞏固了句法知識,潛移默化中還形成了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也大大增加。
學生英語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有效延展和擴充。從進入高一第一學期開始,學生堅持一點一滴課外閱讀。教師要及時提醒督促。還要激勵學生能夠利用零散的時間,賞析自己喜歡的英語文章、文獻,有內容、有感知地閱讀,才會有提高。不斷加大閱讀量,加大難度,有計劃展開有效閱讀。
學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解國內外的時事資訊。高中生應能讀懂一些廣告類的應用文體,知曉科技發展動態,接觸不同人的觀點。學生獲取閱讀資源的方式有很多,國內外的報紙雜志、影視廣播、產品廣告、網絡等都提供了大量的英語信息資源。如果學生經常讀讀這些文章或信息,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語語言的特點,了解英美人士的思維方式,慢慢形成積極向上、兼容并蓄、樂觀開放的個性品質。
英語課外閱讀既是學生自發的過程,也是教師精心組織、合理引導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讓他們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的能力。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應該開拓思維,勵志向上,打開英語思維的大門,學會欣賞經典文章,汲取英美文學的精華,真正學以致用,廣開思路,學會欣賞,學會學習,講究方法,循序漸進,在新高中取得優秀的成績,同時交際應用中如魚得水,真正從內到外全面提高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