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文
(深圳市松崗中學,廣東 深圳)
體育中考在深圳市經歷了十幾年,對深圳市的體育與健康課和學校體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學習體育理論,還能增強學生體質,激發學生對體育健康課的興趣,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及吃苦耐勞的品質。因此初中體育健康課在初中學科教學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年隨著深圳市體育中考的變化,我校的體育教學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深圳市在體育中考的分數所占文化分的分量太少,加上學校、家長及學生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在中考壓力之下,學校、家長及學生都十分重視文化課的學習,有些學校甚至將體育課程的教學時數減少來給文化課騰出更多時間。
在市里規定體育要中考后,學校對體育健康課重視了,體育課開足3節課時,有時開了5節課時,切實保證學生鍛煉有一定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一切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基準;學校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購置體育中考必備的體育用品和器材,建立以體育中考成績來評定中考獎金,教學績效多少的分配方案;還多組織體育活動比賽(班級籃球賽、校長杯籃球賽、田徑運動會)等,體育教師的待遇得到改善和提高,體育與健康課不再被認定為副科;學校還組織體育教師外出學習取經,充分調動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教師不斷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專業知識,特別是田徑方面的(跑、跳、投)知識,在體育教學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充分關注每個學生。高效地去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如在體育中考項目的200米短跑教學,我們不會再千篇一律地在同一起跑點起跑,有時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設立起跑點,激勵學生你追我趕,超越對手;在教學中嚴格奉行精講精練、精講多練的原則。
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參與的積極性明顯好轉,身體素質也明顯得到提高,體育考試的壓力變成了學生鍛煉身體的動力。大多數的學生在課堂中認真聽講、虛心請教、自主練習、積極探索,且在探索中尋方法、尋途徑,自覺完成練習任務,提高了各項身體素質。甚至有部分家長也抽出時間來陪孩子玩、練,有些地方的中考體育成績提高到60分,學生重視,家長更加重視,還讓小孩子報名體育訓練班,提高體育水平。
一些學校不再是以學生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而是以體育中考成績為主要指導思想來進行教學。學校在體育中考結束后,把各兄弟學校的體育成績進行排序比較,并以此作為衡量一所學校體育工作好壞的標準之一,從中也讓學校把體育中考成績作為評價一個體育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唯一標準,只關心體育中考的平均分數和滿分情況,對平時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都不重視;上體育課時教學只能以體育中考的項目為上課的項目,其他體育教學內容幾乎不去上,導致學生對體育課沒有了興趣,還產生了一定的厭學情況。
為了在體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績,肯定是圍繞著體育中考項目進行教學,中考成績幾乎成了體育課的指揮棒,考試考什么教師教什么,學生就練什么,壓制學生死練、硬練,一味地追求體育中考的滿分率。甚至有些學校從初一年級開始體育課就針對體育中考的內容要求進行訓練教學,把體育課改成訓練課,有的還把課外活動變成體育中考項目的集訓課;體育教師為體育成績,為了體現自己的教學能力等而努力去訓練。
自體育要考試后,學生不能在體育活動中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而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把體育中考當成一門重要的科目,以體育中考成績為目標,教師讓他練什么,他就被動練什么,不管你的身體素質好壞或是否有興趣,不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久而久之,體育好的和體育差的學生都對體育課沒有興趣,還產生厭煩心理,恐懼上體育課,直接阻礙了身心健康發展。
初中體育教學不能讓學生通過體育考試來拿體育分數,重點的是通過體育教學來激發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體育精神,增強他們的體質,讓學生身心健康。
1.學校和體育教師要讓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變得豐富多彩,要倡導健康、陽光的中招體育考試,共同營造中招體育考試帶來的教育效應。
2.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拋開“體育中考唯一”的思想,走出“體育項目訓練課”的怪圈,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讓體育中考從教學的“指揮棒”轉化為學生自覺鍛煉的“促進劑”,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課的興趣。
3.學生要明確體育中考的目的,通過體育課的教學,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習各種體育運動技能和健身方法,使自己具有強健的體魄,為了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