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法國上尉巴特勒,隨英法聯軍入侵中國并參與了劫掠圓明園。隨后,他寫信給法國文豪雨果,征詢那位著名作家的“意見”。雨果回信如下:
“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跡,它的名字叫圓明園……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掠,一個放火。可以說,勝利是偷盜者的勝利,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作法蘭西和英格蘭。但我要抗議,而且我感謝你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統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統治者的錯,政府有時會成為強盜,但人民永遠不會?!?/p>
巴特勒本想得到大文豪的贊譽,沒想到得到的卻是憤怒的譴責。雨果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不但表達了自己的蔑視和憤怒,還敦促法國歸還掠奪的藝術品。
雨果為什么會對看起來與他毫不相干的事如此憤怒?因為他胸懷正義。
法國是他的祖國,巴特勒是他的同胞,可是,他為什么站在與他毫無瓜葛的中國一邊,譴責他自己的祖國,得罪自己的朋友?
因為正義超越了國界。
當國民黨政府逮捕堅持抗日救國的“七君子”時,愛因斯坦與美國15名知名人士,于1937年3月發出聲援電。
日軍全面侵華后,愛因斯坦與羅素等人,于1938年1月5日,在英國發表聯合聲明,斥責日本侵華,呼吁世界援助中國。
這些發生在遙遠國度的事件,離每個人的生活,離每個人所從事的專業,太遠了,互相有什么關系嗎?愛因斯坦等人卻挺身而出,“指手畫腳”,同樣是因為堅持正義。
北美華裔青年亞伯拉罕·牛,是國際反恐部隊的一員。有一天,部隊終于發現了恐怖分子的藏身之處。但是,就在炸彈即將落下的一刻,亞伯拉罕·牛卻看見了一對拾柴火的孩子。他應該怎么辦?
這是音樂劇《時光當鋪》給我們留下的懸念。《時光當鋪》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生曹禪的作品,曹禪的處理,是讓炸彈暫時停在半空,讓亞伯拉罕·牛進入“時光當鋪”。
在“時光當鋪”里,亞伯拉罕兒時的玩具“樂高”變成了真人,向他痛陳家史;媽媽蘇梅則一邊包著餃子,一邊傾訴著母親對他的祈望和思念:給你包餃子,就是想讓你囫圇個兒去,囫圇個兒回。
盼望著亞伯拉罕·?;丶业?,還有他的妹妹西亞和戀人哈利·菲克斯。然而,另一個母親哈斯提,那對拾柴火孩子的母親,卻不能不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亞伯拉罕。
因為只有亞伯拉罕,或許還能給孩子一條生路。
只不過,要救下這對孩子的命,亞伯拉罕必須犧牲自己。
于是,亞伯拉罕有了兩個選擇。一是迅速撤離現場,這樣就可以回家團圓,因為他的服役期只剩下五天;二是撲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炸彈的碎片,這樣就可以拯救無辜的生命。
走,還是不走?救,還是不救?這是難題。
結果,亞伯拉罕犧牲了自己,拯救了別人。
亞伯拉罕是否可以因為自己和那對孩子不相干,就選擇眼睜睜地看著那對孩子“無罪而死”?
當然不能。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全人類都有的“惻隱之心”。這也是一種正義。
在平凡的生活中,人們總能發現一些不平凡的身影:危難時,他們伸出溫暖的雙手;不平處,他們發出正義的聲音;不為人知中,他們展現正義的力量。
正義的力量,鼓舞著人們甘為弱勢群體挺身而出,讓他們遇到坎坷時不再傷心、彷徨。正義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正義精神,是燃燒在人類心靈中的不滅火種,正因為有了它,人類才是美好的,人類的未來才是光明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