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竹 趙有芳 祁志祥
摘 要:水稻綠色高產輕簡栽培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是一種穩產、高產的手段,能夠有效提高水稻的品質,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獲得更好的生產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關鍵詞:水稻;輕簡栽培技術;推廣
我國是水稻產量最大的國家,水稻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每年的栽培面積達到3300萬公頃。我國水稻栽培技術歷史悠久,不僅給農民提供了較大的經濟效益,還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我國的水稻栽培技術仍然存在較多的不足,造成水稻品質不好、產量不高,制約了水稻栽培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發展水稻綠色高產輕簡栽培技術是祿豐縣農技推廣人員提升糧食作物產量和質量的核心技術,可有效滿足人們對糧食作物高產、優質的需求。綠色高產輕簡栽培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是一種穩產、高產的手段,能夠有效提高水稻的品質,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獲得更好的生產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一、水稻綠色高產輕簡栽培技術集成創新,推廣“三精、兩減、一結合”
1.精量播種:采用機插育秧,集中統一機播,統一管理,畝播種量2.5千克,播種時間為4月初,秧齡35-42天。
2.精確定量栽插:5月初移栽,移栽方法統一機插,行距30cm,叢距16cm,畝插1.4萬叢,每叢插6苗,畝基本苗8.4萬。
3.精準灌溉:水深1-2cm 插秧、2-3cm返青,3cm分蘗,適時曬田,干濕灌漿。
4.減氮施肥:常規施肥一般畝施尿素48kg,過磷酸鈣38kg,鉀肥7kg,折純氮22.3kg;輕簡栽培示范區畝施尿素26kg,過磷酸鈣60kg,鉀肥2kg,折純氮18.1kg。其中,60%的氮肥作基肥,磷肥和鉀肥一次性作基肥,移栽后15天結合化學除草畝施尿素 16kg/畝;該技術較當地高產栽培施肥總量減施氮肥19.2%。
5.減藥防控:采用稻田綜合種養,實施稻田養魚,魚兒以稻飛虱、稻螟蟲等害蟲為食物,減少了防治稻飛虱、稻螟蟲的農藥。重點在水稻破肚期、齊穗期統防統治稻瘟病、白葉枯病、稻曲病等。
6.農機農藝結合:生產過程中采用機播、機耕、機耙、機插、機防、機收、機烘干燥,實現全程機械化。
二、稻田養魚設施建設
1.田埂的修整。田埂要求加高加固,一般要高出田面40cm以上,田埂頂寬30-40cm,捶打結實、不塌不漏,有條件的可以用水泥、磚、條石等砌成永久性田埂。
2.開挖魚溝。稻田魚溝一般是在秧苗移栽后7天左右,即秧苗返青時開挖,也可在插秧前挖好,田大的可開成“田”字形,田小的可開成“十”字形,魚溝要相通。
3.欄魚柵設施。欄魚柵的材料可用聚乙烯網布、鐵絲網、竹篾等,網眼大小的選擇以不會逃魚為標準,欄魚柵高度要超過田埂10-20厘米,底部插入硬泥土30cm。
三、魚苗種放養
1.稻田養魚苗種選擇:種田魚一般以草魚、鯉魚、銀鯽、鯽、雜交鯉、工程鯽為主,同時搭配部分鰱魚和羅非魚。
2.魚苗規格:一般放養當年魚種,長度為3-5cm為好。
3.放養密度:稻田養殖畝投放魚苗5-7kg。
4.放養時間:爭取適時早栽早放,約在栽秧后25天左右,稻田中的農藥化肥毒性全部消失后放養。
四、大田期管理
1.養魚稻田的施肥:耖耙肥用量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1500kg,10kg尿素,60kg過磷酸鈣,2kg硫酸鉀。移栽后15天結合化學除草每畝再追施16kg尿素,之后就不再施任何肥料了。
2.適時調節水深:水稻移栽后水深保持1-2cm,放魚種前1天添水至10-16cm深,撥節以后水深應加到13-17cm。這時候稻田里的魚兒長大了一些,它們在田里到處游動覓食,增加水體的含氧量,有利于田里的微生物生長,為魚兒提供充足的食物。另外,魚兒排出的糞便又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較好的有機肥。
五、稻田養魚用藥注意要點
1.根據水稻病蟲害發生情況適時施用農藥。選用的農藥要對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劑型方面,應多選用水劑或油劑,少用或不用粉劑和除草劑。
2.掌握農藥的正常使用量和對魚類的安全濃度,保證稻田魚的安全。
3.施藥方法要得當。養魚稻田在施用農藥前要將田水加深至7-10cm,使用粉劑農藥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時施用,以減少農藥落入水面。使用水劑、乳劑農藥宜在傍晚(下午5點后)噴藥,可減輕農藥對魚類的毒害。噴藥提倡細噴霧、彌霧,增加藥液在稻株上的粘著力,減少農藥淋到田里。下雨或雷雨前不要噴灑農藥,否則農藥會被雨水沖刷進入田里,容易導致魚中毒。此外,還可采取以下方法避免稻田魚中毒:(1)把魚集中追趕到魚溝里再噴農藥。(2)噴農藥時把大田進出水口打開,讓田里的水流動起來,先從出水口一頭噴藥,噴到中間停一下,使被污染的田水流出去,再噴下一半田,從中間噴到進水口處結束。(3)還可以采用分段、隔天及注水三結合的噴藥方法,就是把一丘田分成兩段,一段靠近進水口,一段靠近出水口,第一天先噴進水口一段,把魚趕到出水口一段,第二天,把魚趕到進水口一段,進水口灌水,再噴出水口一段,并且打開出水口放水,估計田里被農藥污染的水放完為止。
4.把握好噴藥時機。避免在水稻開花期施藥,以免傷害稻田里的魚兒。水稻開花期是稻田魚生長最快、最肥的時期,谷花粉落入稻田里,這是魚兒最好的食物,谷花魚因此而得名。
5.不要固定使用一種農藥,要適時輪換,以免病蟲害產生抗藥性。
六、取得的成效
化肥市場價格:尿素2.5元/kg、過磷酸鈣1.8元/kg、鉀肥3.5元/kg。當地水稻高產栽培施肥用量為212.9元/畝,輕簡栽培化肥用量為180元/畝,輕簡栽培每畝可節約化肥32.9元。當地水稻高產栽培噴灑農藥4次,費用為120元/畝,輕減栽培只打2次,費用只需48元/畝,農藥每畝可節約72元。稻田魚放養3個月左右,平均畝產可翻3倍,即水稻栽插后每畝放入魚苗7kg,可收獲21kg谷花魚。魚苗成本價26元/kg,谷花魚以30元/kg出售,稻田養魚畝均可增收448元。當地水稻高產栽培平均畝產714.65kg,輕減栽培平均畝產816.03kg,按鮮稻谷3元/kg計算,平均每畝稻谷可增收304.14元。當地高產栽培與綠色高產輕簡栽培一對比,實施水稻綠色高產輕簡栽培技術比當地高產栽培增加產值857.04元。
綠色高產水稻是我國水稻栽培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們廣大農技人員最為關心的重大問題,通過這幾年的努力,祿豐縣農技人員探索出切實可行的水稻綠色高產輕簡栽培技術,這一技術值得推廣。